三峽大考 二十年一遇洪水驚動長江全流域
三峽大壩竣工7年之后,一場規模遠不及1998年的洪水再次驚動整個長江流域。三峽能否通過這場“難度適中”的“從業資格考試”?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劉志毅
二十年一遇洪水驚動長江全流域,三峽工程如何發揮作用
在投資超過1800億的三峽大壩竣工7年之后,一場規模遠不及1998年的洪水再次驚動整個長江流域。三峽總公司原總經理陸佑楣院士曾對媒體稱:希望以一場洪水檢驗三峽工程。三峽能否通過這場“難度適中”的“從業資格考試”?
7月20日,三峽水庫迎來流量達7萬立方米/秒的大規模洪峰,洪水拍打堤岸。
7月19日,重慶沿江商鋪遭遇“滅頂”。 (網易/圖)
7月20日,三峽大壩竣工以來的最大洪峰通過大壩。 (CFP/圖)
7月19日,長江九江段1998年決口處再現崩岸險情。 (CFP/圖)
長江全流域出現災情或險情。 (向春/制圖/圖)
長江南京段水位5年來首次超警戒。 (CFP/圖)
那些支持或者反對三峽工程的專家們,都曾“盼著”一場洪水來印證自己的觀點。
7月20日,來自嘉陵江、岷江、沱江的黃色江水,終于給了竣工7年的三峽大壩一個“資格考試”:早晨8點,洪水超過1998年峰值,以每秒70000立方米的流量,悄悄越過薄霧中的重慶,注入三峽水庫。
12年前的7月22日,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了那個夏天最為悲壯的口號,“嚴防死守”。但今年要輕松得多,這一天,行使長江水政主管職能的長江水利委員會,只是處于防汛Ⅲ級應急響應狀態(國家防汛應急響應級別共為四級,Ⅰ級為最高級別)。
1998年的記憶尚泛著濕氣,那一年,2000萬公頃土地被淹,經濟損失1600余億。12年后,最大的變化是投資不少于1800億的三峽工程全部竣工。也恰是三峽工程,讓長江水政的管理者多了一份從容。“即使是1998年的洪水,大壩也能對付。”
給予180萬平方公里的長江流域安全感的,不只是三峽工程的1800億,南方周末了解到,1998年大洪水之后,國家連續投入300多億,重點加固長江中下游堤防。
但也就在三峽馴服每秒70000立方米流量洪水的這天,武漢江邊的棚戶區準備拆遷;重慶南濱路??采弦患揖瓢傻目照{被大水淹沒;陜西安康的江濱公園被淹沒,江南沿河的房子都浸泡在水中。也就在7月20日,陜西嵐皋縣山體滑坡,20人下落不明;在四川廣安,渠江發生160年來最大洪峰,整個廣安老縣城已有三分之二被洪水淹沒;特大洪水席卷鄱陽縣北東中部,15個鄉鎮平地起水1至2米。
此外,根據媒體報道,國家防總通報,長江上游支流嘉陵江、岷江和沱江發生超警洪水,嘉陵江支流、渠江、漢江支流任河與壩河發生超歷史紀錄特大洪水。長江上游干流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且繼續上漲。長江中游主要控制站九江、大通河段仍超過警戒水位,洞庭湖水位基本持平,鄱陽湖水位稍有回落,淮河上游干流發生超警洪水,太湖水位繼續緩漲。
盡管洪峰峰值駭人,但總水量卻遠不及1998年及1954年洪水。此外,水利學界界定的洪水標準為: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為72300立方米/秒,百年一遇洪水流量為83700立方米/秒,千年一遇洪水流量為98800立方米/秒,萬年一遇洪水流量為113000立方米/秒,可能最大洪水的洪水流量為120000~127000立方米/秒。據此,目前的洪水僅僅接近二十年一遇標準。這實際上只是一場“難度適中”的考試。
三峽工程所發揮的作用似乎在人們的想象之中,但接連發生的水患又在人們的意料之外——1998年式慘烈洪災的陰影隱現公眾心頭。三峽到底在目前的洪災中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三峽通過洪水帶來的這場資格考試了么?
7月20日,今年長江最大洪峰通過武漢。 (CFP/圖)
7月19日,重慶主城,12年不遇最大洪峰通過重慶主城。圖為朝天門門洞被淹。 (CFP/圖)
親水臺的冷水:“三峽不能包打天下”
“40000立方米/秒的下泄流量對于長江下游是安全的。”
漢口親水臺的江水是6月下旬開始變涼的。涼得“冰冷刺骨”。在號稱“火爐”的酷暑武漢,這是一種詭異的溫度。那天傍晚,來自北京的李敏娜剛把右腳伸進渾濁的江水,便忍不住縮回了腳。寒冷的江水趕走了往日這里多如過江之鯽的游泳者。
冰冷的江水,來自360公里外的三峽水庫。6月19日22點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