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高估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長江委詳解“汛期泄洪”:預留庫容應對大洪水
長江委詳解“汛期泄洪”:預留庫容應對大洪水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劉志毅
受訪者:
魏山忠 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
吳道喜 長江水利委員會防汛抗旱辦公室主任
王井泉 長江水利委員會調度處處長
南方周末:目前的洪水在量級上能否與1998年的洪水相比?
魏山忠:到目前為止,從量級上來說跟1998年還差得很遠。主要區別是強降雨的時間,就像一個盆子接雨,下一個小時不一定能裝滿,但下一個月就不一樣了,如果下兩個月,就可能受災。但現在還無法判斷未來會不會發展成1998年或者1954年式的大洪水,現在是7月中旬,而7月中下旬到9月份都還是長江的主汛期。我們必須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監測、做好滾動預報。
南方周末:大眾對三峽工程泄洪有不少質疑,認為洪水來臨正需要三峽水庫蓄洪,而泄洪反倒增加了中下游壓力。
魏山忠:這是一種誤解。從規劃設計目標來考慮,中小洪水是不攔蓄的,泄洪的目的是為了防御更大的洪水。如果對中小洪水進行攔蓄,一旦遇到大洪水,庫容就沒有了。這次洪峰峰值很大,達到70000立方米/秒,但總水量并不是很大。當然,目前中下游的干流水位都很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