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同窗會》 出軌者的道德
讓我們以這樣一個問題開始:
你今年45歲,20年前認識了一位名牌大學畢業、在外資保險公司工作的男青年,之后你們順理成章結婚,育有一子一女,他們現在分別讀小學5年級和初中3年級。請問,在什么情況下你會背叛家庭?
《同窗會——love again 癥候群》提供參考答案如下:因為經濟危機,一年之前你丈夫被炒了魷魚?,F在他整天穿著睡衣,屁股長在席子上,成了個宅男,不肯出去找他所謂的不體面工作,逼得你去醫院食堂打工,一家人搬去郊區小房子住。
還不夠嗎?
那就再給你安排一次同學會,讓你和30年前鐘情的初中男同學見一面。
當年的學生會主席組織了這次同學會。晚宴過后,幾個朋友在酒館小敘:一個富商的妻子,一個官員,一個木匠的妻子,一個雜志編輯,一個警察,一個“悠閑的家庭主婦”,當然還有酒館的主人——嚷嚷著“我可不想聽別人比我幸福”、只肯給同學打9折的單身漢。似乎多數人過著平凡但還幸福的日子,但正如木匠妻子所說:只有平凡的幸福,很難讓人滿足呢。
更何況連平凡的幸福也未必守得住。
原本想自殺的國土交通省道路局課長福島和木匠之妻真理子一起玩起了“失蹤”。富商之妻陽子(齋藤由貴 飾)所撫養的孩子是丈夫和“小三”所生。警察杉山(高橋克典 飾)與兒子無法溝通。雜志編輯大久保(三上博史 飾)表面看來玩世不恭,甚至拿同學失蹤事件做炒作的題材,其實已經身患絕癥。至于“悠閑的家庭主婦”朋美(黑木瞳 飾),真正悠閑而且不得不悠閑的,是她那沒出息而且心安理得的丈夫。他稍微振作的一次行動就是追蹤妻子是不是有了外遇——這些人誰都有點出軌的理由,不是嗎?
的確,婚姻便意味著承諾,但現狀不堪,而且沒有絲毫改變的跡象,堅守、忍耐真那么可取嗎?激情早已不在倒也罷了。人生來到岔道口,卻不指向預想之中的美滿。也難怪大久保會說:“不如趁著現在好好考慮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說是為了家人為了工作而努力,這樣其實最輕松了,但真的這樣就可以了嗎?”自知命不久矣的他認為,與其如此,還不如去實現內心的真實沖動。“愛情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連這種覺悟都沒有,只想稍微品嘗愛情的甜美,釀成苦果前迅速抽身而退,那只不過是骯臟的男女關系而已。”所以“出軌者的道德”就是,一旦出軌,就要全力投入,做好原有生活被全面顛覆的準備。杉山的兒子和朋美的女兒結成同盟(在他們父母當年相識的年紀),逃了課在新宿歌舞伎町晃蕩,被警察帶回去管教,只是冰山一角。
但某種意義上,這部片子并不以出軌為核心。4個主角中,大久保已和妻子分居;陽子的丈夫首先背叛了她;杉山的妻子在他出差時有過外遇;而以朋美那種保守性格,只要丈夫稍微爭氣一點,她絕不會放棄家庭。他們的際遇,更像是以事業或婚姻一勞永逸地規劃人生、擔保幸福的失敗。
當上高官、嫁給富豪、放縱自我、投身事業、經營家庭……也許都是靠不住的,仍然不免萌生“人生這樣下去真是了無生趣”之念。在此背景之下的“love again”,與其說是出軌,不如說是換乘——一種重新安排人生軌道的努力。這種努力未必成功,而且一定會付出相當代價。即便克服了種種困難再續前緣,30年分隔也已在暗處埋下了危機。但在不惑之年首先要明白的,就是人要輸得起,隨時準備重裝上陣。
這部劇集有些值得一提的花絮,比如女主角丈夫長得很像鳳凰衛視一位男主持。最有意思的是,第二女主角齋藤由貴17年前演過另一部《同窗會》——一部意識前衛、人物關系復雜的同志日劇。簡單說,她所飾演的七月經歷如下:男友愛上她同學后和她分手。老公愛上了她的前男友,并和一個高中男生有了性關系。她自己糊里糊涂地懷上了高中男生的孩子。前男友和老公上了床。而那個高中男生正是前男友妻子亦即她同學的弟弟,最后死于一場意外。
當年殘酷青春的美少女,如今已成了略顯發福的大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