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屢教”冀東水泥“不改”
過去6年內,冀東水泥扶余公司周邊村民一直深受粉塵、噪音污染之害。兩個月前,一場針對上市公司的環保督查風暴后,村民們終于等來一個機會。不過企業不搬,村民無處可搬
責任編輯:曹海東 朱紅軍 實習生 袁端端
粉塵、噪音污染延續六年之久
過去6年內,冀東水泥扶余公司周邊村民一直深受粉塵、噪音污染之害。兩個月前,一場針對上市公司的環保督查風暴后,村民們終于等來一個機會。不過企業不 搬,村民無處可搬。在政府的邏輯中,水泥廠是扶余縣的納稅大戶,不可受損,水泥廠周邊的村民們在適當防護措施下依舊可以在此生存
七十多歲的老趙和他的鄉鄰不明白,水泥廠怎么就長在了他們的玉米地里。飽受噪音、飛灰、減產之苦,他們盼著水泥廠搬家,或者按照當初進村時的宣傳,做到“花園式、全封閉”。
珠山屯的村民們不知道的是,按照一個叫“衛生防護距離”的規定,早在水泥廠建成之前,因為他們的家距離工廠不足400米,他們就應“搬遷”。兩個月前,來自北京的一場針對上市公司的環保督查風暴,讓他們的身份又變成了搬不走的人。
這個讓周邊百姓怨聲載道的冀東水泥扶余粉磨廠,位于吉林省扶余縣蔡家溝鎮珠山屯。7.5萬平方米的廠區,原本是珠山屯2隊的一片玉米地。至今,緊挨著廠區東側的仍是長勢喜人的東北大棒子,西、北兩側不足400米處,則是村民居住區和他們的蔬菜大棚。
因為粉塵污染,2004年,工廠建成后,以經營大棚為生的村民發現,別人的大棚能用三四年,落了灰的大棚壽命只有一半,小苗最需要光照時,水泥就像大棚上的防曬霜。憤怒的村民集合了一百多人封堵了水泥廠大門。
2007年7月12日,被村民反復“騷擾”的水泥廠,請來了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