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產權房”:上海公租房暗礁

公租房,被認為是解決中國“夾心層”住房難題的最新解藥。但是公租房投入大產出小,投資回報期往往長達數十年,各地于是紛紛開始探索各種建設模式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張利安

■公租房地方策系列報道之一

■編者按:公租房,被認為是解決中國“夾心層”住房難題的最新解藥。但是公租房投入大產出小,投資回報期往往長達數十年,各地于是紛紛開始探索各種建設模式,比如重慶由政府主導,而上海則動員所有單位、企業甚至村集體一起來建設。本報本期起推出“公租房地方策”系列,陸續報道各地的模式、經驗并探討其中的障礙。

如房產稅一樣,被各界寄予厚望的上海公租房政策,短期內將不會正式出臺。

上海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內部人士透露,6月初上海發布的《上海市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目前還處于向各界征求意見過程中,估計還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定稿,可能年底前后才能推出實施細則。

政策出臺如此緩慢,與上海在公租房政策制度設計上密布的暗礁有關。

不同于重慶由政府平臺公司直接操刀的模式,上海的《征求意見稿》,對除個體之外的目前已有的各種出租房經營主體,都給予了正名。上海試圖調動各種性質的企業、經濟園區、區縣政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所有主體的積極性,一起來解決麻煩的住房問題。

由區縣政府作為實施主體并沒有麻煩——他們手中本來就有政策性住房和保障房的土地供應。上海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員透露,浦東新區將從世博園區附近三林地區的經濟適用房中,劃出部分房源轉為只租不售的首批政府公租房,2010年底就能實現首批入住。

但如果公租房的實施主體不是政府,而是其他單位,問題就復雜起來。這些單位中目前比較普遍的問題是,他們手中的自有土地主要是工業用地。

依照國土資源部《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規定,工業用地行政辦公和生活服務設施的用地面積,不得超過總用地面積的7%,同時嚴禁在工業項目用地范圍內建造成套住宅、專家樓、賓館、招待所和培訓中心等非生產性配套設施。

“工業產權房”誘惑

相對于周邊商品住宅每平方米高達13000元以上的單價,這些以工業用地價格拿地的住宅,每平方米售價只有三四千元,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差價就有100萬之巨

上海張江東區高科聯合發展公司,是上海知名的“經濟園區公租房楷模”。

副總趙源祥介紹說,東聯發建設自有公租房的起因是為了完善投資環境。5年前,國有獨資的東聯發開始負責張江醫療器械產業園的開發經營,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