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醫患難題:不靠理解,要靠制度
我接觸過多個離奇的醫療糾紛苦主,對這樣一些患者,我覺得奢談“理解”已近乎玩笑。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雷磊 于夢溪
我接觸過多個離奇的醫療糾紛苦主,對這樣一些患者,我覺得奢談“理解”已近乎玩笑。我想惟一能夠撫平他們傷痛的,就是通過法律還他們一個公道,如果法律不公,那就得修改法律。
我覺得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種機制,讓好醫生得益,讓壞醫生淘汰。但很遺憾,現實中,在“開單提成”、“藥品回扣”等惡劣機制作用下,我看到的是好醫生被淘汰,壞醫生反而得利。
一
7月26日晚上,我和作家六六一起參加上海電視臺一檔談話類節目,主題是醫患關系。參加節目錄制當天,我看了《心術》的電子版以及六六為南方周末寫的文章,然后給主持人發了一條短信:我與六六的立場和觀點完全不同,希望你有所準備。
節目進行得很困難。往往是六六發表一個觀點,我表示反對。主持人努力將話題拉回到“和諧”的軌道……
六六在現場解答了我的一個疑問,就是她去醫院“臥底”,是經過醫院領導同意的(但她說大部分醫生并不知情,我懷疑)。而且,按照她在文章中的說法,她和醫院的院長還是朋友。以這樣的方式去“臥底”,很難想像不會站在醫方的立場。
經過一番“臥底”,從沒有醫學經歷的六六說她自己已經能夠讀片,分得清腫瘤是良性還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