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大的透明度

每一次被社會輿論解讀為“打壓”的政策調控,總是令老潘誠惶誠恐。而每一個市場化、法制化政策的出臺,老潘總是會迫不及待地表態贊成

每一次被社會輿論解讀為“打壓”的政策調控,總是令老潘誠惶誠恐。而每一個市場化、法制化政策的出臺,老潘總是會迫不及待地表態贊成

 

                                

 潘石屹在SOHO現代城的辦公室里    圖 姜曉明

 

關于潘石屹,我們還有什么不知道的呢?即使是他的私事,譬如,有兩個兒子,叫什么名字,多大了,我們都聽說過了。嗯,可能我們還想問他很多問題,但老潘想說的都已經說了,不想說的,怎么追問想必他都會繞道而走。

在中國地產界,也許,是在整個中國企業界,幾個老板有老潘這樣的曝光率?博客的點擊率早就突破1000多萬。潘石屹的知名度與其透明度是如此相近,因之,我所做的不過是碎片的整理,亦即認識潘石屹12年來的浮光掠影。

 

那時候的江湖

講潘石屹,離不開“萬通六君子”。因為,潘石屹是從萬通發家的。

如今,隨著SOHO中國有限公司的上市,潘石屹的財富已無可置疑地位居“六君子”之首。108日上市首日,SOHO中國收盤價9.55元,潘石屹張欣夫婦身價為317億港元,遠遠超過“六君子”財富之和。馮侖次之,他在萬通地產的股份市值也還不足8億元。

19916月,王功權、馮侖、劉軍、易小迪、王啟富等在海南成立海南農業高科技投資公司。王功權是董事長兼總經理,馮侖和劉軍是副董事長,王啟富是辦公室主任,易小迪是總經理助理,隨后加入的潘石屹任財務經理。6個人的股份是一樣的,這也為后來大吵后的分手埋下了隱患。

當時海南的房地產正處在畸形擴張時期。后來馮侖回憶說,一些從北京南下的人,靠政府背景拿到一塊地,僅憑一紙批文就可以獲利上千萬元,看得讓人心驚膽戰。很多樓盤一拿到報建批文就登廣告,連地基還沒有開始打,價格已經驢打滾一樣地翻了幾倍?!稗r高投”也看中了這個機會,開始炒房。

這家注冊資金號稱1000萬元的公司,其實只有七湊八湊的3萬元,但到1993年改名成立萬通集團時,已經賺到了3000萬元。

19936月,國家宏觀調控前后,萬通似乎獲得神啟,毅然撤出海南,而后不久,海南房地產泡沫全面崩潰,留下了綿延成片的爛尾樓,大量資金積壓其中。

萬通挖到第一桶金后,在老大馮侖搶占多個領域路線的指導下,幾個合伙人各帶使命,全國擴張。潘石屹去了北京。1993年,易小迪到了廣西;隨后,王啟富到深圳開拓疆土,同時王功權到美國融資;到1995年,萬通已是四處開花。房地產、金融、商業、風險投資、通信、醫藥、文化等都涉及了,資產一度達到近50億。

激烈的爭吵開始了。譬如,馮侖等力主繼續擴張,但管錢的“潘老財”就是不肯給錢?!耙婚_會就吵,從上午吵到深夜,還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潘石屹說。1995年,“六君子”分家。王功權創建萬通國際,投身于風險投資。馮侖留守萬通集團,后來終于成功借殼先鋒股份。易小迪接管廣西萬通,并由此開創他的陽光100集團。王啟富先是在大連做國際貿易,后轉做木地板,現為海帝木業(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軍去了四川,據傳從事農業高科技,具體公司未知,筆者查到了一個成立于2001年的成都塞瑪農業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金2000萬元,未知總經理劉軍是否就是“六君子”之一的劉軍。

而“潘老財”潘石屹,1995年成立了紅石實業公司,6年后潘氏夫婦在此基礎上創立SOHO中國有限公司。

 

 老潘為何如此謹慎?

潘石屹的精明、保守(或者說穩?。?、謹慎,在早期萬通就已表露出來。

老潘是從甘肅天水走出來的苦孩子。沒有任何人給他提供先天可以依賴的資源,沒有。潘石屹是憑借與身俱來的市場敏感、商業嗅覺,抓住了房地產市場突然爆發的機遇,小心謹慎,一步一步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積累。但是,1993年海南乃至中國房地產熱的形成及其巨大破壞力、后遺癥,多年后仍是潘石屹頭腦中揮之難去的深刻圖景。他血液里的謹慎、保守基因,一直伴隨著他,進而,企業創始人的這種性格無可避免地滲透進了SOHO中國的企業性格和企業文化里。

只有潘石屹自己才最清楚,他創立的紅石以及后來的SOHO中國,發展到今天是多么不容易。他積累的財富雖然日益巨大,但他多次對筆者說:“我從不拖欠施工企業的工錢,也從來不偷稅漏稅?!边@也就是為什么每年中國地產納稅榜公布后,潘石屹總是要以其慣有的作秀姿態張揚一番。

潘石屹是靠自己雙手打拼出來的民營地產商。他同樣有著許多民營企業家所共有的敏感脆弱、謹小慎微的心態。每一次被社會輿論解讀為“打壓”的政策調控,總是令老潘誠惶誠恐。有一次,筆者告訴潘石屹,據說有關部門要抓一批壞的地產商典型,作為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的代表,老潘聽了,連連問:是真的嗎?是真的嗎?而每一個市場化、法制化政策的出臺,老潘總是會迫不及待地表態贊成。

謹慎、保守,曾讓潘石屹付出了代價。

2004年初的一次采訪中,老潘向筆者承認,他的SOHO中國在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錯失了很好的市場機會,“因為我太相信政府的政策(執行力),”潘石屹說。他說這話的背景,與2002年國土資源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11號令)和北京市政府貫徹執行11號令的33號文件有關。200259日頒布的11號令明確規定,自200271日起,停止協議出讓經營性項目土地,而一律實行招標、掛牌、拍賣。11號令公布的那一天,筆者正在外地出差,潘石屹在電話中興奮地說,“革命,這絕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

很顯然,潘石屹們認為,從此以后,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無論有無政府資源,大家都必須通過公開市場來競買土地,從土地的獲得方式來看,這無異于一場革命。

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潘石屹一直在等待市場公開出讓土地,而未敢去尋求協議土地,“因為那是非法的”。但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國一起失望了。2002年下半年以來,“土地革命”遭到利益集團堅決而有效的抵抗。僅7月至10月,北京就有8800多萬平方米土地被圈走。2003年,全國查處了16.8萬起土地違法案例,北京98%以上的土地仍是通過協議方式出讓。

“要是那時(2002、2003年)就拿地做項目,到2004年差不多可以收尾了”,潘石屹后來說。

潘石屹觀望的代價,是他喪失了一次市場良機。2003年,“非典”之后,北京商品房銷售形勢一片高漲,并且延續至今。為此,老潘屢次被公司同事指為“太保守”。

潘石屹其時的謹慎與保守,與他內心對北京地產市場的擔憂有很大關系。經過1999-2001年的高速增長后,北京市場是否有足夠的需求支撐其日益增加的龐大供應量?老潘心存疑慮。他認為,管理層必然要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強力調控。如果調控到來,SOHO中國拿地的話,豈不是撞在了槍口上?

我們現在都知道,潘石屹那時是判斷錯了。北京房價一直在迅猛上漲,而且似有越調控上漲越瘋狂之勢。但2002-2003年的潘石屹,仍然滿足于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做,不追求規模。

 

“獨特的商業模式”

除了遙遠的博鰲藍色海岸,在北京,潘石屹做的每個項目銷售都很火爆,為什么他要堅持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做,而不愿意多拿幾塊地  ,幾個項目同時做?

究其實,還是謹慎、保守的性格,使得潘石屹非??粗噩F金流。張欣對筆者說,“潘石屹投資非常非常保守,有20元恨不得只投10元。這可能與他在海南的經歷有關。親眼看到有人迅速地上去了,有人又飛速地下來了。我有時也覺得他投資太保守了,其實也有一些機會可以做的。但潘石屹的這種理念有一個很大好處,就是我們的資金流非常健康,從來不負債?!?/SPAN>

2006年底以前,老潘曾經幾次對筆者說,“我們沒有欠銀行一分錢?!比绻搜詫賹?,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為開發企業普遍的做法是,獲得一幅土地的使用權后,很快就會把土地拿到銀行去抵押貸款,再做下一步的開發。同時,將在建物業用于抵押貸款,也是開發商的通行做法。但事實正是如此,老潘長期不肯借銀行的錢,寧愿用自有資金來滾動開發。2004年,潘石屹從任志強手里購買尚都二期(即現在的SOHO尚都),近10億元,用的全是自己的真金白銀。隨后,潘石屹獲得的光華路SOHO、建外SOHO項目,按照他的說法,均未向銀行貸款。

多年來,潘石屹謹慎、保守的性格,對SOHO中國獲取土地項目的影響是:僅憑自有資金,拿到的土地當然十分有限(也十分精良)。也就是說,老潘其實是不得不堅持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做。

但是,潘石屹不貸款的一貫做法,在競得三里屯項目時,被放棄了。20073月,老潘以35億元競得規劃建筑面積近47萬平方米的三里屯項目(名為三里屯SOHO),首次向銀行貸款20億元。因為,這個時候,SOHO中國繼2002年上市懸置后,決定再度準備上市。

SOHO中國為什么要上市?潘石屹說,有些公司2004年的時候,跟我們差不多,但上市以后近兩年的規模突然擴大了幾倍。我們再不上市,市場份額都要被它們搶走了。筆者相信,富力地產就是其中對老潘刺激最大的地產企業,保利地產則是另一家。眾所周知的現象是,2006年底以來,土地出讓幾乎成了上市地產公司的競技場,各地不斷刷新紀錄的“地王”被上市公司悉數攬入懷中。所以,老潘還是要上市,雖然2004年初他還跟筆者說“我沒有想到要把公司規模做大”。殘酷的事實在催趕著潘氏夫婦。

不過,即使潘石屹能夠將前門地區的33幅土地全部拿下,SOHO中國的土地儲備規劃建筑面積也只有區區124萬平方米,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地產商中,恐怕是數量最少的。土地儲備量最多的碧桂園,規劃建筑面積達5000萬平方米。

潘石屹的解釋是,SOHO中國不是以土地儲備取勝,而是以獨特的商業模式取勝。什么樣的商業模式?老潘在許多場合有過闡釋。筆者的總結是,專注于在城市核心區拿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機制創新。

SOHO中國是不可復制的,”潘石屹說,“誰能復制我們干干凈凈的財務、稅務和經營,能復制我們的末位淘汰制,復制我們產品的不斷創新嗎?恐怕哪一個別人都學不好?!?/SPAN>

原本,潘石屹的性格限制了SOHO中國的拿地數量及其持續擴張能力。但是,由于SOHO中國的上市,這一切將被強大的資本改變。SOHO中國成為一個公眾公司,而不僅僅是潘石屹張欣夫婦的家族企業。潘石屹和SOHO中國將不得不按照資本的游戲規則行事。

或許這些都不是秘密。對于潘石屹,透明度是被放大的。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