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改革五點建言
中國的軍事改革已經較為急迫,脫離了軍事改革,中國的很多軍事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均難以解決
責任編輯:戴志勇
中國的軍事改革(軍事制度或軍事體制改革)已經較為急迫,脫離了軍事改革,中國的很多軍事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均難以解決。
中國的改革由經濟改革開始,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社會上下普遍認為中國的其他改革滯后了。全面改革如何改,眾說紛紜。我的思路是:不怕慢、就怕站,循序漸進,局部突破,先易后難,注重可行性、可操作性,水滴石穿。由此,我以為,現在到了全社會(而不僅僅是軍界內部)討論中國軍事改革的時候了。不同領域的改革是相互聯系的,中國的軍事改革(軍事制度或軍事體制改革)已經較為急迫,脫離了軍事改革,中國的很多軍事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均難以解決。
在1950年左右,我國大概有軍隊550萬,軍費開支占國家財政支出的41%。而且當時是軍管的體制,就是由軍隊來接管政權。比如說解放了天津、北平,就有天津軍管會、北平軍管會,由對應的軍隊領導做地方政府的領導,中央政府也大多如此,比如,陳毅元帥先后擔任過上海市長、外交部長,選拔了部分軍官擔任駐外大使。
可以說,1949年新政權建立后的六十多年,雖然有近三十多年的改革,但中國的軍事體制尚是量變,比如軍隊人數由1985年的400萬減少到230萬(不包括武警),增加了一個總裝備部,減少了一些兵種等。在“文革”期間,軍隊甚至還接管了地方政權,規模達到600萬。一直到1979年,中國都沒有獨立的民用航空,民航局由軍委管,完全是軍事化管理。
中國的軍事改革內容很多,這里僅列出五條。
減少軍隊的指揮層級
目前中國軍隊的層級延續的大體還是60年前的體制,具體層級是:中央軍委、大軍區(過去的兵團)、軍、師、團、營、連、排,而且是三三制,即大約是一個軍區三個軍(不包括省軍區等)、一個軍三個師、一個師三個團、一個團三個營等等。顯然,這樣的八個層級在通訊不發達的時代也許不算太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