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童話和笑話
80年代末,我姥爺是在鎮上出租自行車的。當時這是很有前途的職業,因為還沒什么出租車,外地人來鎮上辦事,多半要租一輛。租車時不用押金,只要抵押身份證就行,歸還時,則按時間算錢。
姥爺的攤位在鎮上長途汽車站對面,一個商場旁邊,屬現在的CBD地段。姥爺常年坐著一把椅子,叼著旱煙袋,守著十幾輛舊金鹿的固定資產。
在我眼里,他收入不菲,因為常見他買只燒雞,就著啤酒大快朵頤。我去姥姥家,也總在桌上見到蒸了很久、浸在油里的軟塌塌的豬頭肉。
我媽去趕集時,總是把我托付給姥爺。他不太搭理我,任由我在商場里跑來跑去。一次,有一個軍人打扮的人,在商場門口的石階上坐著吃東西,離開時留下一個綠色塑料瓶和一個絢麗的塑料袋。我從塑料袋里捏了點碎渣嘗了嘗。姥爺告訴我那是老虎面,塑料瓶里是一種飲料。多年以后回想,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方便面和雪碧。
到了晚上,那些自行車便被重重的鎖鏈鎖上,再蓋上厚厚的帆布,壓上石頭。丟車的事情也偶有發生,騎走的人沒有回來,留下一張不辨真假的身份證。不過,那時假身份證畢竟還很罕見,而且是大城市的特色。而我們的城市還太小,辦假證很難形成一個職業。
等到家家戶戶都有了好幾輛新式的永久和鳳凰自行車時,出租自行車的生意便沒落了下來。再等到出租車發展起來,方便面的牌子鋪天蓋地時,姥爺那些敦實的金鹿車,便被搬回他家的院子里,
姥爺舍不得把車當廢鐵賣掉,畢竟在他眼中,這曾是重要的資產。雖然依舊用布蓋著,但幾年的風吹雨打后,它們生了厚厚的褐色鐵銹。他在世時,依舊常常在院子里坐著,看著花兒,看著那些車。
據說,世博會期間,丹麥館提供上百輛自行車免費借給參觀者,讓大家親身體驗丹麥的綠色城市生活。哥本哈根的自行車和小美人魚,構成了他們城市的童話。
姥爺那段出租自行車的歲月也是我逝去的美好童話。雖然許多偶像劇為了表達懷舊情緒,不斷讓情侶騎著單車馳騁,但在現在的中國,如果你說,我有車,自行的,只是一個笑話。
曾經,“寧肯坐在寶馬車里哭”,只是個別姑娘講的笑話?,F在,它成了很多人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