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再陷化工污染夢魘——七千化工桶游弋松花江,化工沿江布局沉疴難起
吉林永吉縣,七千多只化工桶被沖入松花江,上萬人攔截,城市供水管道被切斷,這幾乎是5年前吉林石化爆炸的翻版,背后是荒謬的化工布局和草草了事的環評。
責任編輯:曹海東 孟登科 實習生 汪行東 書法 陳風
編者按:
吉林永吉縣,七千多只化工桶被沖入松花江,上萬人攔截,城市供水管道被切斷,這幾乎是5年前吉林石化爆炸的翻版,背后是荒謬的化工布局和草草了事的環評。
南京棲霞區,一條丙烯管道被挖破,引發大爆炸,上百人傷亡。和今年1月發生的蘭州石化爆炸一樣,布局不當的化工廠已成為城市的“定時炸彈”。
福建上杭縣,中國第一大黃金企業污水泄漏導致福建汀江和廣東梅江全境污染。十多年來,紫金礦業在當地一企獨大的局面摧毀了所有環境保護的屏障。
這還僅僅是今年中國102起重大環境事故中的幾個代表,而去年全年才為171起。中國環境災難已經進入高發期,由于中國特殊的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所導致的化工布局與公共安全、地方發展與環境執法困境以及城市發展與規劃滯后的矛盾還將長期存在,中國環境安全的未來不容樂觀。
如何轉變高投入、高能耗、重發展輕環保的增長方式從而化解這些矛盾,已經成為中國發展能否突破環保瓶頸的關鍵。
七千化工桶被洪水沖入松花江,一路北漂,直逼黑龍江。這是自2005年松花江污染之后,最大一起松花江化工污染事件。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流域規劃布局、嚴謹的環評以及嚴格的環境執法,是中國沿江化工布局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孫鴻志親自從松花江中撈上來了一只化工桶。“是空桶還是裝滿原料的?打撈容易嗎……”面對記者的采訪,這位吉林省松原市市長連連擺手,表示“不值一說”。
過去一周內,上萬人參與了一場追桶行動。漂流在松花江上的七千多只化工桶就是圍追堵截的目標。
上周三,7月28日,由于受特大洪水影響,吉林省永吉縣兩家化工企業——新亞強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下稱新亞強)和吉林眾鑫集團(下稱吉林眾鑫)7138只原料桶被沖入溫德河,隨后進入松花江。桶裝原料主要為三甲基一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等。
當日,許多吉林市民發現,江面上的藍色鐵皮桶不斷騰起白煙,甚至有人拍到鐵皮桶起火的視頻。這些桶多半裝著三甲基一氯硅烷,一種無色透明液體,工業上用作耦合劑,有刺激臭味,與水接觸,可反應產生氯化氫(俗稱鹽酸),并放熱,產生白色煙氣。
雖然官方宣稱,該事件“對松花江水質影響極微”。不過,恐慌的居民還是紛紛搶購礦泉水、桶裝水。
這是自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雙苯廠爆炸,嚴重污染松花江之后,最大一起松花江化工污染事件。松花江再遭污染,這說明,化工沿江布局隱患未除,在地方追逐GDP的口號之下,愈有加強之勢。
七千化工桶驚魂
屢受各級部門詢問的新亞強董事長初亞軍,至今仍對幾天前的那場洪水耿耿于懷。
7月28日早上六點,初亞軍突然接到永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的電話,被告知“九點到十二點泄洪,做好防汛準備”。他不曾預想,這將是一場讓他“揚名天下”的洪水。
雨一直在下。七點零五分,初亞軍發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X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