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價波動調查
作為三大主糧之一的小麥,剛剛經歷了一輪近年來罕見的價格上漲。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彭蕓 楊鵬
作為三大主糧之一的小麥,剛剛經歷了一輪近年來罕見的價格上漲。本報記者趕赴主產區河南,調查麥價是怎么漲上來的,又是怎樣掉下去的,接下來是否還會再漲
8月1日正午,氣溫高達38℃。
離縣城約三十里地的丁崗村,糧店老板娘孫麗心情十分愉快。在之前兩個月的小麥收購“旺季”里,她“比去年多賺了不少”。
雖然連個招牌都沒有,但這卻是一家當地小有名氣的糧食收購店,已經營了十幾個年頭。每到麥子收割季節,附近鄉鎮的農民和糧販,源源不斷地來此售糧。
丁崗村所在唐河縣,是豫南首屈一指的產糧大縣,隸屬于“中原糧倉”南陽市。
今夏,歷來小麥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強的河南省,創下了歷史第三好的小麥豐收紀錄。因為今年的麥價不斷攀升,中間商們受益良多。
不過,隨著收購進入尾聲,麥價已小幅回落。
小麥收購戰中,中糧和中儲糧兩大巨頭首次對決 (CFP/圖)
河南南陽,糧倉外面高高貼著收購價格 (南方周末記者 陳中小路/圖)
兩分錢的戰爭
一時間,河南一些田間地頭的農婦,也都知道今年有個中糧在高價收糧。甚至有人從與南陽相鄰的湖北棗陽等地開車運糧過來。
一定程度上,糧食收購市場上的新面孔——中糧集團,是當地麥價高走的一個“觸點”。
在一位南陽糧商看來,6月收購伊始,中糧在唐河開出的收購價格,就比中儲糧高出兩分左右,此后伴隨著農民的惜售心態,市場各方為了爭奪麥源,中儲糧、中糧以及其他收購主體輪番提價,并傳導到其他周邊地區,最終出現了價格全面上漲。
6月以來,孫麗給小糧販們的收購價格從0.92元/斤一路提升到0.96元/斤,轉手再高兩分錢賣給中糧。
一般而言,越往北方,小麥品質越好,價格也越高,所以豫北、山東等地,同期小麥價格突破1元/斤的比比皆是。而今年小麥整體品質優于前面幾年,亦使得漲價更加順理成章。
孫麗說,她的定價來自中糧的收購價格的變動。當時,她的老公每天都要打電話打聽中糧收購價格的變化。
對孫麗來說,“哪里收購價格高,就賣到哪里去。”于是,價格處于優勢的中糧取代了中儲糧成為她的買家,也成為了當地最大的買家。
不僅是唐河如此,周邊地區的大糧商,很多都直接把糧車開到唐河來賣給中糧,甚至有人從與南陽相鄰的湖北棗陽等地區開車運糧過來。
在豫北,同樣是中糧的高價策略,新鄉周圍地區的小麥也出現了類似的流動。
其實早在去年年底,中糧糧油總經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