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正經和非正經——關于“中國夢踐行者致敬盛典”的45件事
開場前,一位中年男子越過幾重安保人員的視線溜進了休息室,雙手顫抖著翻開筆記本的空白一頁,央求吳敬璉給他簽一個名,他說:“我比兒子看到周杰倫還要激動!”
責任編輯:平客 實習生 常仙鶴 趙大偉 石 瀟 溫燕婷
易中天:你現在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陳丹青:是美國人。國籍是美國。這是不能撒謊的一件事情。
易中天:所以說這是一個美國人的“中國夢”。
7月31日,南方周末、東方衛視主辦的“中國夢踐行者致敬盛典”在等待最后的高潮——崔健和他的樂隊。
要把崔健樂隊的所有樂器搬上舞臺,至少需要15分鐘,如何讓這15分鐘不至于冷場,南方周末臨時抓了陳丹青和易中天來做一段脫口秀。
易中天主“攻”,陳丹青主“防”。剛開始希望工人們輕輕搬運,沒過多久工作人員只顧穿梭忙碌著,完全忘了攝像機和臺下。一臺原本端莊、嚴肅的盛典,一時間沒了臺上,沒了臺下。
崔健和樂隊的登場,完全打破了“端莊”,北大百年講堂成了搖滾LIVE現場,在崔健的鼓勵下,全場兩千多人都站了起來。
這兩千多人,南方周末的老朋友能來的都來了,還有一千多位南方周末的讀者,也通過各種艱辛的換票方式,坐在了盛典現場。
就在這個地方,南方周末剛剛向7位敢做夢、能做夢、正圓夢的“中國夢踐行者”致敬,他們分別是:經濟學家吳敬璉、“揭黑記者”王克勤、導演吳宇森、外交家吳建民、作家龍應臺、導演姜文、藝術家徐冰。
什么是“中國夢”?是家國大夢,還是凡人小夢?是我的中國的中國夢,還是我的中國夢,中國夢是否容許每一個人都想他自己小小的夢,甚至不做夢?
中國夢包括致敬者、被致敬者,包括表演者和觀看者,當然也包括臺上這些來來回回搬運樂器的工作人員們。
一、不用排隊和先見之明
1.7月31日,15:40,北京大學百年講堂,“中國夢踐行者致敬盛典”推遲了40分鐘后終于開場,推遲的原因是,轉播車因為車證原因,被堵在校門口三個多小時,一切流程只能往后推遲。即使再解釋這是有多少嘉賓的盛典,保安也堅持自己的規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部因素改變自己的邏輯,這就是百年北大的淡定。
2.在千軍萬馬的吟誦聲中,開場舞蹈最后定名為《有朋自遠方來》,是8個男聲拿著竹簡木牘在吟誦“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是田沁鑫導演為了“中國夢”特意排的,曲調選自郭文景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的作品《論語》。
3.主持人姜豐和陳辰都是從“遠方”來的,一個來自倫敦,一個來自上海。
4.姜豐問陳辰:“你是上海人,這個時候來到北京,是不是被上海世博會的人流趕到北京來的?”陳辰指了指臺下的國際展覽局主席吳建民:“世博會是不是真的這么擠,聽說吳建民用4天時間就逛了83個館。”姜豐回嘴:“前提是他不用排隊。”
5.陳辰問姜豐:“你是倫敦人,不遠萬里回到北京,是不是被經濟危機趕過來找工作的?”姜豐說:“這你要問臺下的吳宇森導演,在這方面他比我有先見之明。”
6.第一位被致敬的是吳敬璉,開場前,一位中年男子越過幾重安保人員的視線溜進了休息室,雙手顫抖著翻開筆記本的空白一頁,央求吳敬璉給他簽一個名,他說:“我比兒子看到周杰倫還要激動!”
7.吳敬璉中學時代的夢想曾經是成為一名工程師或科學家。就讀金陵大學機電系,一場肺結核和休學,使他進入文學院,而后改讀經濟系。這場重病無意中促成了一位重要的中國經濟學家。
8.給吳敬璉致敬的是統戰部原副部長、中華全國工商界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