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很生氣,國土廳很“淡定”——陜西國土廳抗法事件調查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連番卷入輿論漩渦,但國土資源廳的領導表現“淡定”。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李順

被外界詬病為陜西國土廳干預司法的協調會上,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主審法官葛迪也列席其中。

對這一被認為“十分荒謬”的行為,陜西國土廳廳長王登記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為啥請法院的人來呢?就是要請他們講明白,他們到底判的是啥!”

處于輿論漩渦中的國土廳廳長王登記向南方周末記者稱,“除了心情不大好,平時吃得好睡得香”。在他看來,所謂“抗法”不過是歷經大風大浪之后又一次波瀾而已。

7月17日,陜西橫山縣村民因礦權糾紛發生械斗,被媒體認為是陜西省國土廳對抗法院判決引發的。 (資料圖片/圖)

陜西省國土廳長王登記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最近連番卷入“以權抗法釀集體械斗”、“對抗省高院判決”、“干預最高法院判決”的輿論漩渦,但國土資源廳的領導表現“淡定”。

8月3日,南方周末記者在陜西省國土資源廳見到廳長王登記,他顯得信心滿滿:“除了心情不大好,平時吃得好睡得香。”

這場輿論風暴起于7月17日,陜西省榆林市橫山縣波羅鎮山東煤礦和樊河村群眾發生集體械斗。媒體報道指出械斗一事是因國土資源廳不執行法院判決,導致采礦權長期懸而未決最終激化矛盾引起。隨后,新華社發表措辭嚴厲的評論,批評國土資源廳“目無國法,把權力凌駕于法制之上”。

7月20日,針對陜西省國土廳的抗法事件,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表示,對于法院的生效判決,行政部門不能夠干擾生效判決的正常履行。其機關報《人民法院報》亦對國土廳的行為作了批評性報道和評論。

8月1日《中國青年報》報道,在陜西省橫山縣,同樣是一起關于礦權糾紛的官司,在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過程中,一份來自陜西省政府辦公廳的密函稱,“如果維持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判決,將會產生一系列嚴重后果”,“對陜西的穩定和發展大局帶來較大的消極影響”。這份密函被指與陜西國土廳亦有關聯。

王登記向南方周末記者作了一番“夫子自道”,自稱是從人民公社的干部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向記者列舉了他所經歷過的大陣仗:“我在榆林當市長的時候,2001年的7月16日一聲炮響炸死炸傷283個人,我整整弄了一年!榆林三岔灣四千多名群眾和政府對峙,長達6個月!榆林的油老板和我整整斗了五年!”

這次“風暴&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