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校長遇上縣長
以前不來報道我們綏德的大好形勢,現在一出這事你們就過來,這不是給我們的工作添亂嗎?
新來的縣長崔博
據當地一位老干部說,在縣長崔博之前,綏德官場最著名的領導是曾經的縣委書記兼縣長曹世玉。
沿著綏德縣城的主干道趕往綏德縣政府所在地“萬順廣場”,在四五公里的路程中,可以看到碑文落款名為“曹世玉”的石碑有8塊。
“綏德人民好福氣,來了書記曹世玉,有德有才有魄力,對上對下講實際……”這是綏德縣一位離休干部創作的順口溜。
2000年10月,曹世玉任綏德縣委書記兼縣長。之前的1999年,縣里連續換了3任縣長。2000年,半年之中沒有縣委書記,縣級領導班子處在半癱瘓狀態,23個鄉鎮工作普遍癱瘓,全縣661個行政村中有243個沒有黨支部和村委會。那時候,綏德是陜西省有名的“爛桿縣”。
陜西作家馮積岐在《陜北有這樣一位縣委書記》中描述,曹世玉開展了“綏德縣干部任用制度改革”,“落實群眾對選拔任用干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讓群眾自己選擇領路人”,使得“老百姓深惡痛絕的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的不正之風在綏德沒有了”。
一位熟知當地政壇的人士說,曹世玉的做法很好,但跟當地官場的習慣顯得格格不入。而且縣委書記和縣長的權力集中于一人手里,也容易落下口實。后來,“可能是上面的意見,也可能是自己覺得不妥”,曹世玉辭去了縣長的職務,之后又調往市里工作。
曹之后的縣長是蘇志中,蘇之后是趙勇。
現任縣長崔博今年40歲,畢業于西北政法大學,1989年6月入黨,之前在榆林的另一個縣橫山任副縣長,2007年6月出任綏德縣長。
快退休的校長高勇
從政府大院旁的一條小道爬上一座小山坡,不到一公里的路程,便到了綏德縣職業中學。
穿過兩扇舊鐵門,右邊是一棟兩層的小辦公樓,門口掛著泛黃的孔子、居里夫人的畫像。再往里面走,有三排土磚砌的平房,這是教室。角落的操場,黃土上豎著三個籃球架,只有一個有籃筐,在黃土高原的西北風中微微晃動。
綏德的氣溫已經降到零下十度,可教室里并沒有暖氣,只生了一個爐子。學生們都在教室里,在風琴聲的伴奏中唱著《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中午11點,學校的灶上升起炊煙,這天是周五,按照每周二、周四、周五3天有肉吃的慣例,學生的午餐能嘗到肉味。
雖是職業中學,實際上,綏德職中只有一個專業:文藝班。
校長高勇說,以前也曾辦過縫紉專業、煤炭專業,但都因為經費問題,買不起設備而停辦。文藝班教唱歌跳舞,不需要多少設備,成本較低。
高勇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榆林師院中文系。1989年,從綏德縣農職學校校長調任綏德縣職業中學校長,至今已有近20年,明年即將到退休年齡。
當校長遇到縣長
2007年6月21日,財政部、教育部聯合印發了《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助學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資助標準每生每年1500元?!掇k法》還明確要求,“學校于學生入學一個月內將助學金發放到受助學生手中?!边@意味著,如果9月開學,10月學生就應該拿到第一筆助學金150元。
2007年11月12日,榆林市財政和教育部門下發關于中職教育享受國家助學金的通知。而一直到12月18日,職中的一位老師才從市里帶回了這份通知。
第二天,高勇把這份通知帶到了縣教育局,便開始為這筆助學金奔波。
在拿到教育局長和主管教育的副縣長的簽字后,他先后5次去找縣長崔博簽字,卻始終找不到,“可能縣長特別忙吧?!?BR> 只有縣長簽字,這筆錢才能下發。因此,2007年12月25日,高勇第6次來到縣政府,終于見到縣長了。
據高勇回憶,當天上午8點多,他來到縣長辦公室,崔博正跟人談話。當他走出辦公室時,高勇便拿著單據跟在其后。
當時崔博正準備參加上午9時的“國務院普九債務清欠電視電話會議”。在從三樓辦公室走向一樓過程中,高勇一直在請求。到了政府大樓門口,高勇看到崔縣長坐上副駕駛位置,關上車門,便把車門打開,“希望他能簽字”。
高勇說,縣長并沒有簽字,而是喊來保衛科人員。同時,一直跟隨在旁邊的人事局一離職人員和教育局局長將他拉開。
高校長只得返回學校。
教育局
1月10日,綏德縣教育局辦公室。
一個人見到記者,往門口走了幾步又走回來,他說,我不是這里的工作人員,我也是來辦事的。問及何時收到榆林市財政和教育部門關于中職教育享受國家助學金的通知,他用鑰匙打開抽屜,拿出文件接收記錄核對,“肯定是12月19日,中央電視臺都拍了這個記錄了?!?BR> 另一個工作人員說:你有權采訪,我也有權不接受你的采訪。當聽到記者說“我聽到有些群眾的意見”時,兩個人立刻站起來打斷,“群眾都是亂說話的?!?BR> 敲響教育局長劉世國的辦公室門,兩個人來開門。同時,兩個人都立刻否認自己是劉世國,都說自己是來辦事的,局長不在。一個人擠出門匆匆離去,另一個一再否認,也關上門離去。
時間倒回2007年12月25日,綏德縣教育局。
當天高勇回到學校沒多久,就被縣教育局領導叫去開會,上午10點,在教育局內部會議上,宣布了對高勇的“三條處理決定”:一、責令高勇立即停職;二、要求高勇向縣長賠禮道歉;三、要求他在政府合適場合做公開檢查。
派出所
當天,縣長崔博開完會議后,高勇和縣教育局長劉世國到崔博辦公室向他賠禮道歉。
高勇沒有想到,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此后對這一事件的經過進行了詳細地查問。警方認為高勇的行為構成“擾亂機關工作秩序”,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縣公安局決定對高勇行政拘留7天。
一個政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校長拉縣長簽字之后,肯定是政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向公安局報案,具體是誰,他也不知道。
從上午11點半開始,高勇就呆在城關派出所。此后,他申請了行政復議與暫緩執行,教育局長為他繳納1400元保證金,他在行政處罰通知單上簽了字后,離開了派出所。
此時是下午6點半。
高勇說自己當時很混亂,記不起公安局處罰的罪名,只記得當地公安局給他的行政處罰通知單大概寫著“無理阻擋主要領導,造成開會耽誤時間?!?BR> 高勇迄今認為自己并沒有做錯,“最多就是有點心急,因為已到了年底,不簽字就得拖到第二年,還有第二天我還得趕去給剛去世的哥哥送葬?!?/P>
議論
1月9日下午,縣政府旁邊的子州圖書館前面。
一群老人用陜北方言議論著,嘴里不斷地迸出兩個人的名字:綏德縣長崔博和綏德職中校長高勇。
關于這事,老人們已經議論了半個月?,F在,他們正分成兩派激烈辯論。一方認為縣長很忙,校長不該窮追不舍,影響了縣長的工作;一方認為校長是條漢子,敢把縣長拉下車。認為校長做得不妥的人占據了多數,但少數派也依然堅持己見。
然后,一個接一個的老人圍上來,有退休工人,有老干部,紛紛對政府的工作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話題又回到縣長和校長的事件上來。這段時間,他們已經無數次議論過這件事情了。
而網絡上對這件事情的議論就更加激烈了。與老人們兩派對立不同的是,媒體上的很多評論把矛頭指向縣長,認為縣長對待校長的態度惡劣就是對人民群眾利益的漠不關心,網絡上甚至有人把崔博評為“史上最??h長”。
處理
1月4日晚,榆林市委書記周一波從外地出差回到榆林,得知這一事件,他召集了在榆林的市委領導,連夜出發趕往綏德縣調查處理此事。
當晚,周一波帶領市委的副書記、紀委書記和宣傳部長以及綏德縣主要領導,前往高勇家,“雙方互相致歉”。公安局長任文國也向高勇道歉了,不過,他反復強調,自己是“代表部門和局里領導進行道歉的”。任文國的個人觀點是:“不能說一點錯也沒有,雙方都有誤會。不過,并沒有剝奪他的申訴權,允許他申訴,也沒有馬上拘留他?!?BR> 1月5日凌晨1時,周一波在綏德縣委主持召開了有關此事的專題會議,提出要立即撤銷綏德縣公安局、教育局對職中校長高勇的處分決定等六條處理意見。周一波表示,應該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特別是輿論監督。
整風
此后,綏德縣委、縣政府立即下發文件,組織安排為期一周的思想作風整頓活動。干部們被分為“部門和單位”及“鄉鎮政府”兩組參與民主生活會的討論,“縣長崔博在會上作了深刻檢查”。之后,“又召開全縣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會議,認真反省,尋找思想和工作中的不足與差距”。
1月5日,榆林市紀委書記周樹紅任組長的調查組進駐綏德。周樹紅向媒體表示,“縣長崔博要寫出書面檢查,并在全縣干部會議上作深刻檢查。要把壞事變成好事,讓所有干部能真正地轉變作風,落實政策,依法行政?!?BR> 縣委書記趙勇對本刊記者表示,整風運動是縣長不簽字事件引起的,因為“這個事情肯定有不妥的地方”。對于調查組的工作,趙勇表示,目前調查組已經結束調查,但還沒有其它指示。然后,“其他問題你去問宣傳部吧”。
宣傳部的工作人員見到記者后,立刻表示,我先請示領導吧。
宣傳部的另一個辦公室。一個中年男人連稱自己不是領導,其他人是亂叫的。第二天,他又向記者說自己是“徐部長”。徐部長發問:以前不來報道我們綏德的大好形勢,現在一出這事你們就過來,這不是給我們的工作添亂嗎?
對于網絡的評論,徐部長認為,這本來是件小事,只是一些誤會而已,沒想到在網上會引起那么大的爭議?!熬W上一些人是在胡說八道”,“以前沒有網絡的時候多好啊,想讓他們怎么說就怎么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