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中國的高儲蓄率
中國人均有形資本仍舊比發達國家低8-10倍,如美國和日本。如果沒有相對高的儲蓄率,諸如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可能永遠也追不上發達國家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彭蕓
中國人均有形資本仍舊比發達國家低8-10倍,如美國和日本。如果沒有相對高的儲蓄率,諸如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可能永遠也追不上發達國家
近些年來,中國保持著非常高的國家儲蓄率,2008年達到GDP的52%(這是能得到的最新的統計數據)。其高儲蓄率被認為是造成今天全球失衡的原因——根據傳統理論,那些儲蓄過多出口過多的國家會有大量的貿易盈余以及不斷增長的外匯儲備。
但事情并不總是如此。例如,如果我存了100美元,但是與此同時在我工廠的固定資產投資了100美元,那么“在國內來看是收支平衡的”,并沒有出口盈余。
這個例子表現了中國最近的經濟情況。從2009年末到2010年初,如果中國的貿易盈余沒有與前幾年相比大幅收縮的話,其儲蓄率很可能保持在GDP的50%。事實上,中國在此期間的某個時間出現了貿易赤字,因為在固定資產上的高投資率(歸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