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爭名忙、盲、茫
超過100種的各色名號、評比,彌漫于中國的大小城市之間,字字玄機,真假莫辨,創文、創衛、創園,創一切可創之名。
責任編輯:朱紅軍 實習生 汪行東
超過100種的各色名號、評比,彌漫于中國的大小城市之間,字字玄機,真假莫辨,創文、創衛、創園,創一切可創之名。中央三令五申,地方樂此不疲,民眾不勝其煩,專家徒呼奈何,這場層出不窮的中國特色大競技,究竟隱藏著多少明規律、潛規則?
飛來頭銜,飛來重負 (梁偉馳/圖)
這不是首例,也斷不會是最后一例。
陜西省漢中市近日為美化道路,將南鄭大道上樹齡達35年以上的萬余棵水杉大量砍伐,同時,又以幾千元一棵的成本大量購買、移栽銀杏樹。這條長達8公里多的國道兩側,如今隨處可見裸露的樹樁。
究其原因,還是為了追逐城市名片所致,據說,銀杏比水杉更能美化道路。漢中下轄10縣區,有5個至今仍為貧困縣,但依舊耐不住對光鮮稱號的追逐。此前,該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衛生城市的推進大會剛剛落幕。
這只是中國城市追逐各色名號的千萬圖景中的一幕而已,盡管沒人能說清楚到底有多少類似的城市名號,而這些名號之內又究竟幾多玄機。
●網友如是說:
城市虛名何時了
煩憂知多少
昨夜又刮評比風
各城不堪重負騷動中
舊風昔貌今猶在
只是稱號改
問官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注:一位網友作詞一首表達對目前城市稱號評比的看法)
●評選專家如是說:
有一次我們在深圳,他們領導聽說來了暗訪組,查了兩千多個賓館都沒查到我們在哪。
盡管有暗訪手段,但每次一兩天就把一個城市看完是不可能的。
現在一個衛生城一個文明城,都是全國掛的牌子,但是如果衛生城都達不到,還去創文明城,這就有問題。
——吳傳業(國家衛生城市評選專家,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蘇南大部分都是環保模范城市了,但是蘇南那一圈的環境還在惡化,包括之前的太湖水污染就是個典型,為什么一個一個城市都達標了,加起來就不達標了呢?
——馬中(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評選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園林城市的標準是搞園林的人做的,比較了解地方的情況,后來的生態園林城市標準純粹是生態專家做的,不了解城市情況,標準特別高,很難達到,很多標準都操作不了。
已經有200個園林城市了,含金量可能不太高,但如果太高,很多城市就夠不上了,夠不上它就不愿意去做了。
——朱建寧(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評選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一 半以上的歷史文化名城都 “名存實亡”了,昆明沒了,成都沒了,南京也沒了。南京的一個街區,拆得只剩下三幢房子,像胡椒瓶子一樣站在那里。還有一個荊州,很好的歷史街區和歷史地 段都拆掉了,古城中建了四幢高樓,一幢政府大樓、一幢稅務局、一幢公安局、一幢銀行,等于是一個碗里插了四根筷子!
我們在承德開會,二十幾個專家,來了六十幾個市長,把我們包圍起來,希望投他們票。
商丘古城,當年評上的時候,全城放假三天,敲鑼打鼓。過了兩年來找我,說報了沒什么好處,要錢要不到,我們能不能不要了。
——阮儀三(國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