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100812)
為什么在申報時能動輒花多少個億,申報成功了就沒有錢了呢?為什么保護環境可以不講投入產出,保護世遺就要急于收回前期的投資呢?
責任編輯:史哲
推薦:海舢
No.1 謹記CNN遠不只是放國家形象廣告
東方網,8月5日,作者:安替(原文摘編)
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將在今年10月1日前推出,其中一個版本,30秒的人物篇,由50位著名華人來代表中國形象,在CNN等國際主流媒體播出。這是中國政府利用公關公司,實施國家大外宣計劃中商業公關的一環。顯然,中國的對外宣傳正在努力采用國際通行的媒體、公關、廣告等行業標準,但“宣傳”味仍顯太重。
CNN的確常常播放國家形象廣告。不過CNN首先是新聞類媒體。災難、丑聞、沖突、侵害、突發事件,都會每天出現在CNN的屏幕上。被報道的國家、城市或者個人,一半以上的幾率是負面新聞。近些年,中國越來越成為CNN報道的???,在中國發生的任何重大事故、事件,都會以每個小時一次滾動播出的方式讓觀眾獲知。國家30秒形象廣告,也許有很好的觀光促進作用,但對其中國國家形象的宣傳作用,卻不能高估。
以商務部的《Made in China》廣告為例,任何一個中國產品質量問題的報道,都能完全沖掉該廣告的正面影響。正面廣告是花錢的,所以商務部只能買六周;但有關中國產品質量的報道卻是長期的。
因此,雖然國家形象廣告符合國際慣例,但國家形象不能依托于廣告。此次50名人的《人物篇》立意很好,把抽象的國家形象具體化成有國際聲譽的50位華人的個人形象,試圖讓觀眾在想到中國的時候,立刻聯想到這50張生動的面孔,和他們代表的“中國夢&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