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告急
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統計,湖南和安徽省的河流最為堪憂,安徽和江蘇省的湖庫水源水質最差,地下水水源最差的是山西省。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汪行東
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統計,湖南和安徽省的河流最為堪憂,安徽和江蘇省的湖庫水源水質最差,地下水水源最差的是山西省。
水源公共危機多出現在集中式供水。2005—2008年,全國大約6%的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均發生過重大事故或兩次以上的一般事故,有些地方甚至連續發生重金屬污染事件。
全國尚有近11%的城市仍未制訂水源地污染的應急預案。
水源地威脅
8月4日,環保部和地方省市環保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在廣東汕尾陸豐大安鎮進行水質抽檢調查。一個小鎮水廠管道里流出的自來水,錳含量竟然超出國標12倍。
7月,松花江經受數千只化工原料桶的挑戰,身受外洪和內澇雙重夾擊的永吉縣,正是吉林市的水源所在地。
也是這個7月,丹東飲用水凈化處理工作遭遇了1995年以來最嚴峻考驗,由于上游普降大到暴雨,鴨綠江水濁度成倍上升,水源區域取到的水滿是泥沙。正常情況下10-15度的濁度,7月29日達到300度左右。
8月15日,特大暴雨泥石流侵襲后的九寨溝縣城,水源受到重大污染,全城停水,恢復供水時間還不能確定。而在甘肅舟曲,暴雨導致供水癱瘓。應急的辦法是另辟取水口。
相比自然災害頻繁威脅水源地,中國水源地更是受到多種有機物的污染。近幾年來,頻發的公共環境事件、生態災難開始危及飲用水水源。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環境所學者鄭丙輝、張遠、付青在調查各地飲用水水源地后指出:&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X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