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日”的前世今生

“9·11”恐怖襲擊發生后,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政府迅速宣布設立“全國哀悼日”,悼念災難中死去的平民,只有美國,沒有叫“全國哀悼日”,而是“全國祈禱與紀念日”。

責任編輯:平客 實習生 趙大偉 溫燕婷

從“陣亡將士紀念日”、“祈禱與紀念日”、“愛國日”到“國家服務與紀念日”

給工人足夠的午餐時間“為國家祈福”

“在美國,‘全國哀悼日’往往由總統簽署文件發布,相關悼念細則只作用于聯邦政府機構。”美國新澤西州紅岸市市長帕斯奎·梅納(Pasquale Menna)8月17日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說,“全國哀悼日一般不禁止商業交易,不會影響社會各個領域的正常運作。”

紅岸市位于美國中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國第四小城,梅納擔任市長4年,之前就經歷了全國哀悼日的轉型。先是小布什在“9·11”恐怖襲擊發生后把9月14日定為“全國祈禱與紀念日”;2002年,再把每年的9月11日定為“愛國日”;奧巴馬上臺后又將其改為“國家服務與紀念日”。

“9·11”恐怖襲擊發生后,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政府迅速宣布設立“全國哀悼日”,悼念災難中死去的平民,只有美國,沒有叫“全國哀悼日”,而是“全國祈禱與紀念日”。

“全國哀悼日”在英文的正式名稱為National Day of Mourning,用于悼念去世的總統或其他有重要影響的人物,有時也會用來悼念在災難中死去的平民。1995年,美國俄克拉荷馬州聯邦大樓發生爆炸案,造成168人死亡,當時的總統簽署文件舉行“全國哀悼日”。但“9·11”悲劇發生后,卻只設立了類似于“全國哀悼日”的紀念日。其他類似的紀念日還有南北戰爭期間開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二戰后變成了固定的紀念日。按照聯邦法律規定,只有總統可以宣布設立“全國哀悼日”,這通常只發生在總統或前總統去世時。美國第一個類似于“全國哀悼日”的紀念活動是悼念1865年亞伯拉罕·林肯被暗殺。紀念日當日,白宮及美國駐外機構,乃至居民家門前,都要降半旗志哀,各地也自發組織各式各樣的紀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