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多熱,誰說了算

氣象專家:高溫預報是測量出來的,也是“商量”出來的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雷磊 李順

■預報溫度為何總是低于實際感受?

■高溫預警,這是不是一個純粹的科學問題?

■“天氣預報就是不上40℃”,這一傳言有無根據?

■在酷熱的上海,中國氣象局下屬中國天氣網為什么記載6至8月連續三月無高溫?

氣象專家:高溫預報是測量出來的,也是“商量”出來的

今夏上海出現連續4天39℃以上的高溫天氣,外灘實測地表溫度接近50℃。 (CFP/圖)

在網絡上一份流傳甚廣的“職業聲望排行榜”中,天氣預報員入選不靠譜職業之列,與之對照,股評家也只獲得了這項“大獎”的提名而已。

今年入夏以前,你或許會因為股評家的“不靠譜”程度被嚴重低估而憤怒;7月份以后,天氣預報員的入選該重新讓你心服口服了。尤其是,如果你恰好生活在北京、上海、杭州等酷熱城市。

北京,7月5日,電視臺記者將一枚雞蛋打在路面井蓋上,3分鐘后,熟了;杭州,8月13日,一支酒精溫度計僅僅在路面上比劃了一下,紅色酒精柱即刻突破了極限值,它的上限是50℃。

此前一天,兩地的天氣預報最高氣溫才分別為37℃與32℃;而當日兩地實際最高氣溫測值為40.6℃與39.5℃。

因天氣炎熱,近日北京、濟南、無錫、合肥等地猝死者達23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在戶外作業的建筑工人、高樓外墻清潔工。

然而,據天氣預報顯示,當時這些城市的最高預測溫度均沒超過40℃。在上海,噴霧、冰塊齊齊上陣降溫,截至記者發稿時,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下屬中國天氣網卻記載,今年6至8月份連續三個月上海無高溫日(35℃以上)。

關于40℃氣溫預報的質疑在網絡上迅速漫開——

路面井蓋上都可以煎雞蛋了,怎么還不上40℃?

司機開著車都能熱暈過去,導致連環車禍,怎么還不上40℃?

40℃,上還是不上,這到底是科學,還是政治?

一個流傳最廣的猜測是,40℃是個檻,檻一旦邁過去,就會涉及縮短工時、高溫補貼、停工等一系列勞動保障問題。難道天氣預報“技術性”地降了溫。

這是一個易被忽視卻非常重要的話題:為什么天氣預報總是比我們感受到的氣溫要低?氣溫預測有被人為壓低嗎?天氣預報對我們普通人還有意義嗎?

一只百葉箱的溫度“感受”

一個普通人要確定第二天的溫度,可能需要搜集預報溫度,濕度,風速,太陽輻射指數,還得要一點天氣預報員的專業計算知識。

烈日下的廣州亞運工地。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你是否覺得在高溫天氣下,預報溫度往往低于實際感受?你的感覺是對的,因為預報溫度的基礎來源于一只木箱,一只裝有溫度測試儀的距地面1.5米的通風百葉箱。

“天氣預報是一道數學題+語文題。”廣東省氣象臺前高級工程師李開樂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在他的描述中,天氣預報員的工作和醫生差不多。每天,當值預報員都要組織兩三次會商,其間,數十張圖表如病人的X光片般,掛在墻上或顯示在電子屏幕上,經受預報員們的反復對比與激烈討論。

圖上,顯示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比如,整個亞洲地區的天氣系統演變,高壓、低壓在什么部位,吹的什么風,風的變化過程等。這些信息,來自于一個全球氣象數據交換共享系統。全球所有城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