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社會從哪里來——對話周保松
到底我們對幸福生活的理解,應不應該有正義和道德的元素在其中?如果沒有,我們為什么還那么傻,去堅持正當的東西,去做正直的人
公平社會,我可以做些什么
人物周刊:在你心目中,怎樣才算公平社會?公平社會是否就是好社會?
周保松:這是一個“What”的問題。對我來說,一個公平社會,就是每個公民能有尊嚴地活著,基本權利和自由受到充分保障,同時有平等的機會和經濟條件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政府在實行市場經濟的同時,提供各種社會保障并盡量避免生產工具和社會財富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里。
公正和好是不同的價值標準。但我認為,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條件。一個社會無論多么有效率、多么富裕、多么強大,如果它不能公正地對待每個自由平等的公民,就談不上真正的好。
人物周刊:公平社會從哪里來?
周保松:這是一個“How”的問題。我們現在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如何從不公平的社會轉型為公平的社會。如果當下的社會充滿不公,而我們已有一個公正社會的圖像,那可以做些什么,令狀態改變?
從第一人稱去問“我可以做些什么”和從旁觀角度去問“我們做些什么”很不一樣。前者是非常實在的實踐,而不僅僅是知性——可以是參與社會行動,也可以是在工作崗位上好好做自己的工作,在有必要的時候甚至要為自己的信念付出代價。
到底我們對幸福生活的理解,應不應該有正義和道德的元素在其中?如果沒有,我們為什么還那么傻,去堅持正當的東西,去做正直的人——當身邊的大部分人都在放棄原則的時候?《相遇》中的不少文章,其實是不斷在問自己這些問題。
要實現公平社會,在現階段革命似乎不可能也不可取,只剩下漸進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