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麥家說,有些事情必須公開——保密者講述保密的故事
我要用法律來保護他們的權利,我也特別希望媒體能夠呼吁,對這些隱蔽戰線的同志,對這些無形英雄、無名英雄,應該從法律上給予他們保障。
責任編輯:袁蕾 平客 實習生 趙大偉 溫燕婷
他們不能公開真實的名字、真實的職務、真實的功績;但他們確實真實存在,他們也需要被法律保護……
“我就是《暗算》里的一員。”張軍說。張軍是化名,是他跟外界打交道時的稱謂。他的真實名字和職務屬于機密。
他畢業于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畢業以后先到西藏,后到北京,再輾轉成都,工作的性質按常規說法是信息研究。非常規的狀態就是,工作內容不能公開。包括交際、結識什么樣的人,都有嚴格的紀律。
8月15日,舟曲遇難者全國哀悼日當天,張軍從云南趕到成都,出席麥家新書《風語》的懇談會。
下午2時,在成都白夜酒吧,張軍出現在媒體面前,一身便衣,身材高大,精神矍鑠。
因為身份敏感,他出席《風語》沙龍前必須要上級批準,張軍在匯報時強調了參加這個活動的重要性。
張軍已經不再直接從事一線工作,更多是在做立法的工作,在立法的層面,解決他們這條戰線存在的一些法律問題:“就這個領域而言,哪些事情是要法律來保護的,哪些事情需要法律給予更多的權利,這是我現在所從事的工作。”“麥家的小說讓社會理解了我們這個領域,這是我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張軍說。
媒體見面會之后,張軍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按照某種約定,他的形象、真實姓名、職務都不能公開。
隱蔽者也需要法律保護
我參與過麥家作品的審查,包括電視劇《暗算》的審查。
當時有相當一部分老革命、老專家說,麥家怎么能把這些拿出來講呢?我們是隱蔽戰線,是無名英雄,不能公開講。有人把他作品中的某個部分剪下來寄給我,希望過問一下這個事兒,有的甚至直接向總部反映,他們的意見是不能讓這個人再這么講下去了。
特別是1990年代,直接就有相關部門出來干預,要求書店停止銷售他的書。但是我覺得隨著改革開放,我們的軍事透明度越來越大,我們的軍事外交也在走向世界,有些事情需要再認識。就像麥家經常講的,也是我一直跟他討論的——有一些東西是必須公開的。
麥家邀請我來,我當時想了一下,我想通過麥家的新書《風語》的對話為這條戰線傳達一個信息,我們需要法律的保護,需要法律對我們的承認。
公民社會,保密是雙方的,保密者對國家要保密,同樣國家一定要對保密者進行賠付,因為國家犧牲了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