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該死的密碼,那些驚世駭俗的奇人” 麥家解析世上最“干凈”的權謀

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拋妻別子,埋名隱姓,為國家安全絞盡腦汁地“暗算”他人、他國,最終自己又被世俗生活“暗算”了。但這就是他們的生活與命運。

責任編輯:袁蕾 平客

世上能夠把一個個甚至一代代天才埋葬掉的,大概也只有該死的密碼。——麥家

麥家因為長年自虐式寫作把腰寫壞了,不能長久伏案,也不能持續坐立。8月14日深夜,在成都四川賓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他只能盤腿席地而坐,且要靠著床架。

可在十幾年前,麥家卻做過特工,擒拿格斗,樣樣過關。

多年來,麥家一直在寫破譯家,寫破譯領域的一些人和事。從《解密》、《暗算》、《風聲》到剛剛出版的《風語》,包括中篇小說《陳華南筆記本》,長短篇加起來有七八十萬字,但只有在寫出30萬字的《風語》之后,他才對自己的作品稍加滿意。“破譯界是一個深奧奇異的領域,但是我寫的《解密》、《暗算》、《風聲》都是零碎物件,我有一頭整牛,但是不敢去碰它,總是弄一個牛腿或者牛頭。”麥家說。

《風語》的寫作被麥家看作是呈現了一頭整牛。這次他下了狠心,把一直在腦海里盤旋的關于“中國黑室”(1940年初,經蔣介石批準,專門破譯日本密電碼的機構——軍事委員會技術研究室正式成立,并比照當年美國亞德利的“美國黑室’之稱,取名“中國黑室”。編者注)的歷史寫了出來。用麥家自己的話說,《風語》寫出了世上最干凈的權謀。同時,這部作品也是他密碼故事的告別演出。“寫完《風語》后,我再也不想寫破譯家了,怕重復。”麥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珍珠港密碼就是他們破的

“為什么它能算天下事,卻算不了自己的命。”這是麥家給《風語》寫出的推廣詞。

《風語》講述的是“中國黑室”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個驚世駭俗的數學奇人,天才破譯家。

2010年5月起,《風語》由《人民文學》雜志分數期連載,7月由金城出版社出版發行,首印50萬。

寫出長篇小說《風語》之后不久,麥家也完成了同名電視劇劇本的創作。由劉江執導、胡軍和郭曉冬主演的電視劇《風語》也于8月18日殺青。中央電視臺以每集85萬元的價格買走了這部劇,即將在央視一套播出。

南方周末:為什么會寫《風語》?是什么觸動了你的寫作靈感?

麥家:我以前的師傅曾告訴過我,抗戰期間有一個組織,里面有各路英雄。這些各路奇人異士,破譯密碼能力都非常強,有一個人曾經在上廁所的時候破譯出一個難以破譯的密碼。那時候的廁所男女之間隔著一塊木板格。隔眼隔不了耳。有一天他去上廁所,聽到兩個女人在隔壁說悄悄話,因為他有份密電一直破譯不出來,害他鬧了便秘,所以在廁所待了很長時間。那兩個女人根本不知道這邊有一個人,只管說一些驚人的悄悄話。而正這些悄悄話給了他靈感,回去以后,他就把密碼破譯出來了。這樣的故事在我看來很神奇。

我曾偶然得到一本寫“中國黑室”的小冊子,是內部出版物,作者叫亞德利,那是一本他在重慶秘密情報機構工作的日記,國內一直沒有公開出版過,這本日記非常好,它觸發了我寫《風語》的靈感,后來也成了我寫這部小說最有價值的材料。

南方周末“中國黑室”在歷史中是怎樣的一個機構?在《風語》中,你也寫到密碼破譯史。

麥家:它是一個真實的機構,籌劃于1930年代末,在抗戰時期的陪都重慶,“中國黑室”鼎盛時期,其從業人員一度曾達到四位數。因為禁忌,他們都成了啞巴,如今,他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