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命營救

綁架者門多薩一開始貼出的紙條仿佛就預示了過程和結局:沒有任何“錯誤”被糾正,有的只是錯誤、錯誤和錯誤

責任編輯:曹筠武 郭力 實習生 雷磊 李順

在這場9人喪生的悲劇中,綁架者門多薩一開始貼出的紙條仿佛就預示了過程和結局:沒有任何“錯誤”被糾正,有的只是錯誤、錯誤和錯誤。

“對不起,你們現在是我的人質了。”

8月23日,當地時間9時,在菲律賓馬尼拉市帕西格河畔西班牙殖民時代古跡“市中市”外的一輛旅游大巴上,一名中年男子向全車人宣布。

他剛剛尾隨參觀完畢的游客們登上大巴。此人身材中等,面目和善,在宣布車上的21名游客與一名司機和一名當地翻譯成為他的人質時,甚至用了“對不起”一詞。但車上所有的人都同時注意到,他身著迷彩服,腰里別著一把匕首,最重要的是,手持一柄M16軍用突擊步槍。這個謙遜有禮的綁架者并沒有一開始就展露殺氣,但他的右手食指一直緊緊地扣在步槍扳機上。

這是香港康泰旅行社組織的一個旅行團馬尼拉四天旅程的最后一天。團員包括來自六個香港家庭的8男12女(其中有3名14歲以下兒童),旅行社還派出一名香港領隊,他們原定當晚返港。

這是綁架者菲律賓人羅蘭多·門多薩(Rolando Mendoza)失去警察工作后的第7個月。在因“嚴重行為不當”被菲律賓廉政法庭革去馬尼拉警署高級督察之職后,他一直聲稱自己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并持續尋求復職的可能。

而綁架香港游客成為了門多薩“尋求公正”的最后一步。在順利地控制了大巴車之后,他很快在車窗上貼出了一張紙條,上面用英文寫著:用一個重大的錯誤來更正一個重大的錯誤決定(big mistake to correct a big wrong decision)。

此后14個小時,全世界的觀眾通過電視直播目睹了這場由劫匪與人質,警察與混亂,槍戰和流血交織而成的悲劇。在這場以9人喪生為代價的悲劇中,門多薩一開始貼出的紙條仿佛就預示了過程和結局:沒有任何“錯誤”被糾正,有的只是錯誤,錯誤和錯誤。

“我要那筆退休金”——犯錯的“杰出警察”

克里斯蒂安·卡勞(Christian Kalaw)現在寧愿自己失蹤。2008年4月9日,這名國際烹飪學校的新生在Ospital ng Maynila停車,五名警察走來將他逮捕??▌诒恢缚責o證駕駛、非法停車,同時在租住公寓非法藏毒。報道稱,卡勞被迫吞下沙霧(晶狀甲基安非他明,一種毒品),五名警察敲詐了他3000比索(約合人民幣450元),并讓他支付2萬比索(約合人民幣3014元)的贖金。

卡勞因此砸了飯碗,他被認為給酒店管理帶來安全風險。

門多薩也因此丟了飯碗。這名機動巡邏高級督察被停職90天,后因卡勞未配合調查,檢控被駁回。但在2010年1月,門多薩卻被廉政法庭以嚴重行為不當為由革職。此時門多薩55歲,距離退休僅有一年,隨之喪失的是一筆豐厚的退休金。

門多薩1955年1月10日出生于甲美地省那伊,育有二子一女,其中一子米斯馬克是亞布拉警局副局長,級別是督察。門多薩的弟弟格雷戈利奧(Gregorio Mendoza)也是警察。門多薩1981年從菲律賓大學獲得犯罪學學士學位,投身警界,最初10年一直擔任街頭持槍巡警。1991年1月,他被吸收進菲律賓國家警察局,在西部警署擔任高級警官,隨后這個警區改名馬尼拉警署,2002年5月他被升為督察, 2005年8月又升為高級督察。

在整個從警生涯中,門多薩共獲17項榮譽,包括國家警察局“效率獎”、“功勛獎章”、“服務獎章”等。據菲律賓《馬尼拉公報》消息,馬尼拉總警司馬格蒂拜(Rodolfo Magtibay)透露,門多薩為人正直誠實,經常做好事,比如拾金不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