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該講什么話
時下中國已變成一個愛說話的社會,即使不在課堂,也處處聽到演說聲,而且絕不乏聽眾。其中不少不是流于濫情,就是過分激情。
責任編輯:蔡軍劍
要把平易、莊重、樸素、優雅這些表面上相反的素質凝于一體,必須依賴理性的說服力和情感的克制力,而這顯然已不僅是一文風問題
早聽說華中科技大學李培根校長在2010屆畢業生典禮上的講演深得學生和輿論的“擁戴”,最近讀到全文,或因期望值過高,反而失望。
講稿給人印象最深的除了大段的排比之外,就是密集出現的網絡用詞——而這似乎正是講演受到熱捧的原因。平心而論,這篇講辭確有和常見的領導“講話”不同之處,不做高高在上的姿態,不但是遣詞造句,就連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都盡可能向學生靠攏,宜乎聽眾感覺親切有味。如果說輿論反映了人心好惡,則此事應對各級領導有所提示才對。當年毛澤東說“反對黨八股”,看來今日仍不失針對性(其實這句話引用率頗高,但“黨八股”何以這般頑固,倒也值得探討)。
不過,輿論對這個講演的過度吹捧,也恰好反映出長盛不衰的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