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什么是壞?——重建中國大學的價值教育

可以說,培養學生成為有智能有德性、具批判力和社會承擔的知識人,是大學教育的目標。

責任編輯:戴志勇

中國的教育體系,從中學到大學,長期以來都將價值教育等同于思想教育,無論多好的觀念和理論,一旦強行灌輸,就成了教條,難免窒礙自由心靈的自由發展。

思想自由是大學不可動搖的基本價值,而在自由之外,一所大學還應有更多高遠的理念,包括鼓勵學生熱愛真理、追求公義、平等待人、重視環保、關懷弱勢、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等。

(向春/圖) 

大學教育有兩個基本使命。第一是教導學生學會好好生活,活出豐盛幸福的人生;第二是教導學生學會好好活在一起,共同建設公正社會。這兩個問題均牽涉價值判斷和價值實踐,我稱其為價值教育??梢哉f,培養學生成為有智能有德性、具批判力和社會承擔的知識人,是大學教育的目標。

很可惜,到今天,價值教育已現危機。很多大學已不再視承傳、捍衛和實踐人類價值為一己使命。用來肯定自己存在價值的,更多是大學排名、收生成績、畢業生出路、論文數量等。在大學課程中,學生亦少有機會認真思考道德是非、人生意義及社會公正等問題。這帶出幾個問題。一、價值教育的重要性在哪里?二、價值教育為什么會被邊緣化?三、如果重提價值教育,方向應該是什么?

什么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價值問題重要,因為我們的生命離不開價值。人的獨特之處,是能夠作價值判斷,并由價值指導行動。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會選擇做對的事,過好的日子,堅持某些信念,努力活出有意義的人生。而要活得好,我們必須對自己的欲望信念作出反思評估,確保自己作出正確選擇。

簡單點說,因為人有價值意識,所以意義問題必須由價值來支撐;因為人有反思意識,價值的規范性必須得到理性主體的認同。所以,大學應該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學生的價值意識和反思意識得到充分發展。關鍵之處,是容許學生自由探索不同的價值問題,包括閱讀人類文明的種種經典,討論當代社會的政治及倫理議題,以至對一己心靈的不懈內省。沒有這一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