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洪深的兩次當官

父親說:“我的那次家庭變故,給我的打擊實在太大了。從那個時候起,我就決定,第一,我這輩子絕不做官;第二,我絕不跟那些上層社會的人去打交道?!?/blockquote>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42年,父親對馬彥祥叔叔說:“我的那次家庭變故,給我的打擊實在太大了。從那個時候起,我就決定,第一,我這輩子絕不做官;第二,我絕不跟那些上層社會的人去打交道。”

今年是父親洪深(1894-1955)去世55周年。對于今天的社會和今天的人,父親是一個已經消失了的人。正如父親所言:“人,總是要過去的,而事業——對人類的貢獻——是永生的。”昨天的事情,固然有它不該被忽視的重要之處。然而,對活著的人來說,今天和明天更重要。我不希望甚至極不情愿父親的“影子”還在當今社會“徘徊”。因為父親是屬于“昨天”的,我不愿意,亦不忍心看到父親嚴肅的人生遭到“戲說”和“誤讀”。

1955年,父親對孩子們以后工作志向,提出要求:“寧可當個二流的科學家,也絕不要做個一流的文學家。”說此話時,我是一個少年,但父親的堅決態度和“訓誡”之意,令我印象深刻,終生不忘。后來,如父親所愿,我讀了工科。但沒有成為“二流科學家”,只是一名“不入流”的、普通的工程技術人員而已。如今,回過頭來琢磨那句話的真正含意,我想父親當年恐怕不會只是出于“科學救國”的簡單想法,而是希望孩子們能逃避帶有“天然”弱點的中國“文人”在大傳統背景下難以逃脫的“不幸命運”吧。

我的祖父洪述祖

父親的家族,稱得上是武進的大族。從家系來說,父親是清朝文學家、經學家洪亮吉的第六世孫。祖父洪述祖人很聰慧,雖未曾出洋,卻有不錯的外文能力,文才亦佳。晚清時,祖父捐了個直隸候補道。民國建立后,1912年3月唐紹儀受命組閣,祖父因與唐的交情而供職內務部。三個月后,唐辭去國務總理,祖父則繼續留任。同年9月,趙秉鈞擔任袁世凱政府國務總理,祖父很得其信任。1913年,宋教仁被刺殺,祖父因此案牽連,于1919年4月遭極刑——死時很慘。祖父在軍閥混戰割據的政界供職,最終,在強權齒輪的滾動中被碾得粉碎。這也是他咎由自取吧。

現在討論正統史書予以祖父的“定論”,沒有什么意義。我只是覺得,在社會變化中,因為政治爭斗而定的各種“罪名”,本身也是變化不定的。祖父企望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