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工資的中國正在消失嗎?
由于中國在短期內不可能完成勞動力從農業向現代經濟部門轉移的再配置過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仍將是一個具有成本競爭優勢的經濟體。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持久的、越來越嚴重的不平等可能造成社會危機從而拖累增長、破壞競爭力。中國必須避免發生這一情形,而如果工資水平能夠切實提高,那就意味著中國經濟邁上了發展的新臺階,收入不均將逐步消除。不幸的是,目前中國尚未邁出這一步,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恐怕也不會
最近,關于勞動力短缺、勞資糾紛、增加農民工工資的報道屢見報端。這些報道難免引起人們的擔憂或預期——中國勞動力成本優勢正在消失。
我個人希望中國作為低工資生產商的比較優勢早日消失,越早越好。作為一位中國經濟學家,我為什么會盼望中國比較優勢以勞動力成本升高的方式削弱呢?畢竟,當一個國家仍然缺少像較高的教育程度、有效的市場和企業、強大的創新能力等真實優勢時,維持低工資以保證經濟增長是非常重要的。
便宜的勞動力是過去三十年中高增長的關鍵因素,但它也造成了嚴重的收入不均,這幾年更是愈演愈烈。而持久的、越來越嚴重的不平等可能造成社會危機從而拖累增長、破壞競爭力。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