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蔡康永我不乖,卻擅長做人

規矩到了蔡康永這里是用來違背的;他把手洗干凈是為了再弄臟的;他的人生是用來揮霍的。他一早就確定自己很不重要,卻被當作典范一樣傳播:像康永那樣活著。

規矩到了他這里是用來違背的;他把手洗干凈是為了再弄臟的;他的人生是用來揮霍的。他一早就確定自己很不重要,卻被當作典范一樣傳播:像康永那樣活著。

蔡康永可以很透明。

作為一個混娛樂圈的人,他會很積極主動地曝光自己過往的經歷,事無巨細。五年的時間他寫了十本書,皆是第一人稱的自述體,讀完他的書基本上就等于面對面和蔡康永聊了一整夜。

且慢,用“聊”這個詞不準確,確切地說,你只會聽到他想要你聽到的東西。他會告訴你說,他小時候家里有一對手扶椅,那是蔣介石坐他們家郵輪的時候,最喜歡坐的椅子;他的童年,基本上是被大人們的麻將間、宴席、京戲、人來人往、強顏歡笑、金堆玉砌的太平盛世所環繞;他在洛杉磯讀電影的時候深夜剪片遇到像鬼一樣的教授……如此種種繁瑣的生活細節和心情感悟。

至于那些他不想讓你知道的,蔡康永就變得模糊起來。耍太極,這個娛樂圈中人皆會的防身術他耍起來得心應手。若身份互換,他作為一個采訪者時,比如在錄制《康熙來了》前,他會私下先和嘉賓聊,問對方你有什么是不能談的,然后緊接著拋出的問題是,為什么不能聊?可是當記者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時,蔡康永然地說:“我沒有什么不能聊的啊”,停頓,“那些我不想聊的東西我會帶過而不讓你發現的。”

這樣聽起來他似乎很狡猾,但狡猾得真誠。多年來,蔡康永就是這樣一個矛盾得如此協調的人:他叛逆、另類,卻出入主流社會;他娛樂至死,卻熱愛讀書。你若跟他討論主流和另類,他就會說,我從來都不知道主流社會在干嘛,我分不清主流和異類。他只知道人生一定要痛快好玩。你若問他,編劇、作家、主持人三種身份他最擅長什么?他會回答你:我擅長做人。

我見到高中的自己會很想揍他

說自己擅長做人的蔡康永,背后支持他的底氣來源之一,必定是他的家庭。父親蔡天鐸是上世紀40年代上海的大輪船主,旗下的太平輪散發著和泰坦尼克號一樣的光芒。蔡康永在童年自傳《痛快日記》里說,“唯一一次,爸爸跟我說起太平輪的事,是在我念初中的時候,讀到報紙上在講‘船王董浩云’的消息。爸爸就提到太平輪航行一段時間后,董浩云的船公司才漸漸擁有他們自己的輪船。”可惜,這艘當時的泰坦尼克號,滿載著上海權貴們的太平號并不太平,于1949年除夕在從上海去往臺灣的航線上發生意外沉船。至此蔡家開始沒落。

即便如此,在臺灣的蔡家依舊排場不減。小蔡康永隨手抓起的食物不是鮑魚就是魚翅,家中天天衣香鬢影,夜夜笙歌。如此太平盛世,像潮汐一樣,重復、沉溺、無止無盡。“這樣的場面,偶爾看一次,當然很有趣,可是如果經???、看多了,就自然而然,懂得‘無常’是什么了。我就是這樣懂得‘無常’的。”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的小孩,長大后親自品嘗到自己人生的無常時,他沒有被嚇倒,反而覺得“挺親切”的。

有些無常,是人生安排給你的。有些無常,是蔡康永自找的。

高中時候的蔡康永,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超級自大的”,以至于現在的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