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權者】吳清友:有他在,書店就不會死
因了吳清友的堅持,誠品所有美好的藍圖都被一一實現。即便是在電子媒體強勢進入傳統閱讀市場的今天,誠品書店在閱讀愛好者的心目中的地位,依然堅如磐石。那已然逝去的16年光陰,也終于成就了一個關于吳清友的傳說:只要有他在,書店就不會死。
吳清友把自己稱作“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無論是公司遭遇緊張的財務危機,還是自己幾度在病魔的死亡線上掙扎,他都從未放棄過自己附加在誠品上的夢想。
16年。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時間概念?
是一顆微小的種子在日曬雨淋之中長成參天大樹的時間;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在摸爬滾打中長成青蔥少年的時間。
有人拿16年的時間,去寫一本書;也有人拿16年的時間,去賺第一桶金。吳清友的16年,卻是和虧本的誠品書店擺放在一起的。
那是誠品最為低潮的財務危機時期。16年后,誠品終于轉虧為盈,成為臺灣文化產業的代表品牌。
因了吳清友的堅持,誠品所有美好的藍圖都被一一實現。即便是在電子媒體強勢進入傳統閱讀市場的今天,誠品書店在閱讀愛好者的心目中的地位,依然堅如磐石。那已然逝去的16年光陰,也終于成就了一個關于吳清友的傳說:只要有他在,書店就不會死。
中年危機下的重生
吳清友今年已經60歲。
他頭發花白,個頭非常高,穿米色中山裝,舉手投足間有一陣強大的氣場,看上去又有十足的紳士派頭。
很難想像這樣一個溫文沉穩的人,是否擁有過張牙舞爪的青春歲月。只知道他的人生故事,仿佛從39歲那年才真正開始。而在那之前的生活,在所有的講述中,都被簡潔概括成一句話:“他曾在專營飯店餐廚設備與咖啡機的誠建公司當業務員,31歲時,他成為誠建公司的老板。”
1989年,吳清友39歲。用他自己的話說,那正是他的“中年危機”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