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為何不再狂發紅包
這個半年報季節,創業板公司不再熱衷分紅,既因為上半年成績單并不漂亮,而超募資金又被盯得很死,也因為大股東即將迎來直接套現機會。
責任編輯:肖華 責任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彭蕓
這個半年報季節,曾經拼命分紅的創業板公司們不再熱衷分紅,既因為上半年交出的成績單并不漂亮,而超募資金又被盯得很死,也因為大股東們即將迎來直接套現的機會。
新上市的公司還是想分紅,分紅延續的是老故事——大股東拿走大頭。 (CFP/圖)
截至8月底,118家創業板公司中,只有7家實施分紅。
而半年之前,當創業板公布2009年年報時,3月份前上市的58家公司中只有2家沒有分紅(詳見本報4月14日《半歲創業板 憑何大派紅包》)。
雖然半年報時本就不是分紅旺季,但創業板公司們從此前的瘋狂直接進入冷淡,還是讓外界十分關注。
“高成長”公司的低成長
成績單顯示,這半年,無論是與主板還是與中小板相比,貼著“高成長”標簽的創業板,業績矮人一截“墊底”的成績單讓創業板分紅師出無名。
截至8月底,上市公司中期業績披露完畢,106家創業板可比公司凈利潤上半年同比增長24.42%。而同期,四百余家中小板公司的成績單是平均增幅43.63%;逾千家主板公司增幅則為41.07%。
無論是與主板相比,還是與中小板相比,貼著“高成長”標簽的創業板業績都顯得矮人一截。
同時,半年前用于分紅的錢的另一個重要來源——超募資金,也被公眾和監管層盯得很緊。
許多公司,都選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