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工廠” 讀博=賭博?
中國博士生規模迅速膨脹3倍,而質量卻遭到了越來越多詬病
責任編輯:沈穎
1999年以來,中國博士生規模迅速膨脹3倍,僅2008一年就頒發了43759個博士學位,數量與美國相當,而質量卻遭到了越來越多詬病。
一位博導招了足足50個博士,有學生從沒和導師見過面,“教授們開了公司瘋狂賺錢,車一個比一個好,房子一個比一個多”。更有人用“包身工”來形容這種剝削感強烈的雇傭關系。
博士葉明覺得自己收獲的僅是“不名一文的學位,消逝的青春年華和被扭曲的心態”。
中國的博士教育似乎已成一架龐大的“文憑販賣機”。 (CFP/圖)
博士畢業前夕,葉明突然接到教務老師打來的電話,“有一門必修課程還沒修完,需要補齊此學分才能申請學位。”他覺得既吃驚又滑稽,他缺的這門課叫做“科研訓練”。
顧名思義,這門課應是博士生的入門訓練,但卻被所有人遺忘了。
這像是葉明整個博士生涯的諷刺。
葉明是一所名牌大學的理科博士生,導師是一位長江學者。幾年前,他因仰慕教授盛名而投其門下,但很快便后悔了——“基本得不到學術指導,只能靠自己摸黑折騰。”
據中國博士質量分析課題組北京大學課題組負責人陳洪捷教授提供的數據,1999年以來,中國博士生規模迅速膨脹3倍,僅2008一年就頒發了43759個博士學位。
數量與美國相當,而博士生質量卻遭到了越來越多詬病。
今年8月底,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教授周光禮推出《中國博士質量調查》,樣本為1392名博士、博導和相關人士,公布了一系列令公眾愕然的數字:有的博導竟同時指導47名學生,有3%的博士生從未與導師交流過……
9月初,華中科技大學校方宣布:擬清退307名超出學習年限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對4年仍未畢業的碩士和8年仍未畢業的博士做退學處理。
此舉被報道后,有媒體評論說:在國內諸多大學對碩士生、博士生基本“零淘汰”的情況下,清退研究生是在“打破固有的教育機制積弊”,是“對社會和其他大學的生動示范”。
然而,接受了六年多博士教育的葉明說,單純將博士生的質量問題歸結為淘汰體制的缺位無意義,“忽視被淘汰者的命運,忽視導師應盡的職責,忽視體制承擔的責任,對個人、對社會都不公平。”
“提高博士質量,不僅要淘汰不合格的學生,還應淘汰不合格、不負責的導師。”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說。
在欠完備的制度下,讀博成了一場“賭博”。
最多的一個導師招了50個博士
葉明在入學“第一賭”——選擇導師上就遭遇慘敗。
他將自己的失敗歸因于“信息不對稱&r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