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調動:縣官也自東部來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風潮之下,縣委書記也被“跨省”大調動,以求西部的新突破
責任編輯:郭力 馬昌博 李梁 實習生 藍倪
過去數年中,中央曾從發達地區選派一批省部級官員到西部地區任職,但縣處級這一層次的官員,甚至包括廳局級,都基本只在本省內調動?,F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風潮之下,試驗已經直至基層,縣委書記也被“跨省”大調動,以求西部的新突破。
貴州獨山,8月下旬。街頭貼滿了諸如“獨山是我家,衛生環境靠大家”的標語,印有“整臟治亂”字樣的宣傳車不斷傳來威嚴的動員令,同時,近千名臂戴紅袖章的人員,走上街頭,督查包干區域。
這場“整臟治亂”專項行動是新任縣委書記潘志立點燃的第一把“火”。過去,由于只有少數幾個單位參與,加上執行不力,整治幾個月后就會死灰復燃。
但這次魄力之大前所未有。潘親自擔任指揮長不說,還將對督查不力的領導進行問責。“因為他是外地來的,可以打破裙帶關系。”獨山某核心部門的一位官員說。
此前的8月11日,46歲的潘志立孤身一人從千里之外的江蘇沿海經濟重鎮海安,突然空降獨山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潘是海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一個副處級官員,而去年開發區所在的城東鎮,財政收入40多億元,而擁有34萬人的獨山縣卻只有2億元。
此前,縣處級這一層次的官員,甚至包括廳局級,都基本只在本省內調動,跨省調動的,除了類似援藏干部這樣類型的官員外,基本只有省部級官員。
過去的數年中,中央曾掀起了一股從發達地區調任省部級官員到西部地區的風潮,這些來自東部的官員,往往被形容為給當地帶來改革之風的人。而現在,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風潮之下,實驗已經直至基層,而調任縣委書記,對促進當地發展,顯然更加直接。
縣官自東部來
他們來自山東、江蘇、浙江這幾個中國發達的省份,年齡在45歲上下,有多年的基層經驗,許多人都是經濟學專業出身。
潘志立其實早有鋪墊。在履新之前的6月18日,潘就以海安經濟開發區一把手的身份造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