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之評
在一個完備的勞動力市場中,勞方不用組織起來,也可以用腳投票,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有人建議,在工資談判中,勞方總是處于劣勢,應該組織起來才更有談判力量。我要說的是,在一個完備的勞動力市場中,勞方不用組織起來,也可以用腳投票,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若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國家應該通過制度建設,完善市場,而不是組織工人,用另一種的市場壟斷去克服已有的市場缺陷。
浙江臺州的 “羊毛衫行業工會”運作得好像很不錯:行業工會成立之后,工人們都不上訪了。他們的模式是:由行業工會去問問工人想要的工資,問問企業愿意給的工資,然后定下一個最低工資標準,大家都按著執行。工人感覺有政府撐腰了,企業說聽政府的,大家就相安無事了。
行業工會的這問問、那問問的行為其實只是挖掘市場信息,結果發現勞方提出的工資也只是比資方所給的高10%而已。再看看行業工會做過的一個測算,即便是業績最差的工人,每天8小時、一個月上班22天計算,其計件工資也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這說明啥?說明最低工資低于市場均衡工資,最低工資無效嘛,當然也不會對就業造成破壞。而政府的參與實際上就是完善了勞動力市場,保證了企業不敢拖欠工資。
所以,浙江的“羊毛衫行業工會”究竟做了些什么?挖掘市場工資信息?完善市場運作!制定最低工資?無效!拉政府參與?完善市場對拖欠工資的懲罰體制!
(作者為中央財經大學外匯儲備研究中心主任)
網絡編輯:王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