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佛陀的商道
去了印度六趟之后的梁冬,回來辭去了百度副總裁的職務。那次2007年在印度與一位長者的深談,令他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夢想是和國學智慧有關。從此,梁冬的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是國學。
事業最焦慮的時期,梁冬去了印度、不丹,上山打坐。他說自己現在反應慢了。為了防止過度成功,他要慢慢地生活,活得久才是他此刻認為重要的事。
去了印度六趟之后的梁冬,回來辭去了百度副總裁的職務。那次2007年在印度與一位長者的深談,令他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夢想是和國學智慧有關。
從此,梁冬的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是國學。于國學,梁冬一人分飾兩角:他是學生,學習老祖宗的智慧;他還是老師,常在高校商學院的邀請下給學員們講國學與商道。這種不定期的授課,地點或是在課堂或是在山谷。
且聽他如何闡述佛陀的商性和商人的佛性。
梁冬 他說好的商人是佛陀
吳曉波說,他曾經試圖寫一部商人史,后來發現在中國歷史上關于商人的記載,少得可憐。
這說明什么呢,說明我們這個民族在骨子里是否定商人,認為商人不能創造價值,但是實際上商人是可以創造價值的,他產生了一種和合的力量。比如說這世界上五個要素,每個要素單賣只有五塊錢,他把它混在一起之后,加上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再加上自己的組織、行為,包括對這個事情的界定,就是他的心法吧,賣出了500塊錢,而市場還買,這說明和合是可以創造價值的。你把它們全部組合到一起之后,它們創造了比單個要大的價值,然后你把它賣掉,賣給別人之后,讓別人拿到這東西,還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然后你與所有人分享這一切,所以商人的本質其實是一個佛陀,好的商人是佛陀,真正好商人,我指的是依法經營的商人,他是個佛陀,他懂得世間和合的真理。
我們能夠提供最大的價值,就是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