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師,不要大巫師
如果不注意與大世界的交流,還真要擔心這些“中堅力量”學了沒有推演法的“周易智慧”,為了制造更多的“希望”大師,把經費都撥給打著“自主創新”、“發揚民族文化”旗號的“李森科”或李一道長這類大巫師。
責任編輯:蔡軍劍
如果缺少跟大世界的交流,民族潛意識里反科學的玩藝,保不定沉渣泛起
“十月革命”中赤衛隊員向之沖鋒的彼得堡冬宮對面,隔著一條涅瓦河,就是彼得大帝建立的俄國第一座博物館,里面放著大帝當年的珍藏。大帝在荷蘭的造船廠學手藝期間,經常去聽一位叫作弗雷德里克·魯謝的教授講課。魯謝發明了在液體中長期保存人體器官的方法。大帝回國后下令各地,如有人或動物生下畸形胚胎,立即遞送京城,讓人用魯謝教授的方法保存起來。
看著這些人牛狗馬的怪胎,不由心生感慨:彼得大帝可算俄羅斯當時最開明的人,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興致?這些資源難道沒有更好的用途,比如,研究研究每年奪去很多俄羅斯人生命的感冒?當時俄羅斯人相信,怪胎是邪魔附體?;蛟S,大帝因此覺得,管住這些怪胎更為重要?
彼得大帝幾乎是只手將俄羅斯從中世紀拖入科學時代。為了向西方(俄羅斯之西)學習,他不顧舊貴族的反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