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忠臣李榮融
這是一個央企資產擴大的主導者,這是一個堅信國企通過技術改革可以走上市場化之路的人,這是一個堅定為央企壟斷辯護的人
這是一個央企資產擴大的主導者,這是一個堅信國企通過技術改革可以走上市場化之路的人,這是一個堅定為央企壟斷辯護的人,這是一個致仕后表示與不少知名民企老總關系不錯、想當民企老板的人,這是功過毀譽集于一身的人物,這是李榮融
計劃經濟時代成長的一代人
中國的國企改革留下了濃厚的李榮融烙印。
2003年3月24日,李榮融被任命為國務院國資委主任,2010年8月24日,李榮融在“千萬別掉眼淚”的自我告誡中發表了自己的離任感言——上任7年5個月,時年66歲。
卸任的李榮融代表了整整一代人,這代人經歷了完整的計劃經濟時代,行事難脫計劃束縛,對度過青壯年時代的國有企業充滿感情。他們主導了中國市場化改革的各個方面,最大的夢想是在計劃經濟中摻入市場因素,形成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
對于真正的市場人士而言,李榮融明顯不了解市場經濟的要義是市場配置資源,只是給國企涂上一層市場的油彩與真正的市場化企業搶奪資源;
而對于那些否定市場化改革的左派而言,李榮融在完成央企保值增值的同時,做出了太多的讓步,使中國的民企有了與國企抗衡的能力,尤其在卸任后表示的對民企的興趣,讓李榮融在部分左派中變成不折不扣的“叛徒”。
動輒得咎的處境、在國企與市場之間的掙扎,正是李榮融這代人的典型寫照。這股國企胎毒是歷史的娘胎里帶來的,所有人都無法幸免。
李榮融經歷了完整的計劃經濟時代。1944年出生,大部分日子在無錫與北京度過,1968年參加工作時正當文革爆發不久,他一直在無錫油泵油嘴廠工作,從工人、技術員、車間副主任、主任直到廠長。1992年成為李榮融人生轉折的關鍵一年,這一年年初,他由無錫市計委主任升任江蘇省計委副主任,不到半年,奉調北京,在國務院生產辦公室計劃局工作。
李榮融經歷了從基層到重要的資源配置部門的完整歷練,對于行政體制下的資源配置駕輕就熟。2001 年2月,李榮融被任命為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該部門于2003年被撤銷,部分職能并入國家發改委,而國資委承擔了另一部分職能,無論是國家發改委還是國務院國資委,都是資源配置的重要部門。
僅僅充滿了對國企的感情,李榮融不可能擔任要職,一些老工人感情更深厚。事實上,李榮融的改革嘗試與強硬的工作作風,是他成為國企體制內部改革者并最終成為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的關鍵。
1984年,40歲的李榮融成為江蘇無錫市油泵油嘴廠廠長,成為無錫第一家實行廠長負責制的國有企業的負責人。在廠長任上,李榮融凸顯強硬的改革之風,媒體津津樂道于他打破用人限制引進人才,提出“要成為全國一流的企業,就必須引進全國一流的人才。理念不突破,工廠就不能發展”,無錫油泵油嘴廠在全國招進了許多大學生,打破了長期保守的地方色彩。1984 年,李榮融與德國博世公司談判,引進汽車車用油泵技術,由此被人稱為無錫油泵油嘴廠“第二次創業的代表”。
李榮融在國資委主任任上的改革,引進人才、技改、工資改革等此時初露端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