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傳人”
遼寧鞍山市,一位幾十年如一日,捐款捐血,連家都不顧的“雷鋒傳人”。他憑借什么穿越變遷的時代?又憑借什么,成為他人眼中的傳奇?
責任編輯:伍小峰
近年來,作為偉大革命戰士出現的雷鋒形象和精神,正被來自商業、政治、娛樂的多重力量做多種解析。而在遼寧鞍山市,有一位幾十年如一日,捐款捐血,連家都不顧的“雷鋒傳人”。他憑借什么穿越變遷的時代?又憑借什么,成為他人眼中的傳奇?
8月的一天早晨,鞍山監獄管理局,獄警郭明順剛打開廣播就聽到他哥的消息——“鞍山市委決定,在全市開展向郭明義同志學習的活動……”
郭明順嚇壞了:糟了,我哥出事了!
按這位43歲的老獄警的舊經驗,上級這么隆重號召向某人學習,那人一定救人犧牲了,不犧牲也得殘廢,否則講不通啊——“我哥也就一普通人,干了啥驚天動地的大事?”
直到他母親在電話那頭確認“老大沒事,好好的”,郭明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在郭明順心里,家里大哥郭明義“話不多,工作老忙,不顧家,過年過節從沒準時回來過……甚至沒個大哥樣”。
可就是這個“沒大哥樣”的郭明義,被人們介紹時,總加上一個前綴:“雷鋒傳人”。他工作的鞍鋼,曾經是中國最著名的戰士——雷鋒參軍的地方。1963年,毛澤東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其學習。
郭明順很納悶:雷鋒那么偉大,老大咋就整成雷鋒傳人了呢?
越來越窮的“捐獻狂”
2010年9月4日,遼寧鞍山,郭明義來到鞍山市采血中心的采血車上準備獻血。在他的號召下,鞍山市涌現出一大批無償獻血志愿者 (CFP/圖)
郭明義本該是人人羨慕的“高級白領”。
作為鞍鋼齊大山礦的公路管理員,他月入四千多。妻子孫秀英在鞍山市第四醫院病案統計室工作,月入近兩千。
作為從部隊退伍到鞍鋼28年的“老資格”,該升官的,該分房的,早就該輪到他了。
可身高1米70左右、有些駝背的郭明義怎么看,都不像“高級白領”,反而看著很寒酸。
他住得更寒酸——一家三口還住在四十來平方米的礦區宿舍,外墻脫皮,樓道露鋼筋,進了門——沒有衣柜,穿的用的,都堆在床底下;客人超過三個,便只能坐在床上。
按他工友的說法,郭明義是個捐獻狂,生生把自己“捐”成個窮人。
郭的抽屜里有140多張匯款單——1994年當地實施希望工程開始,寄給180多個孩子的學費。這僅是一部分,以前郭明義寄錢不留底,后來在礦區領導的要求下才留的。
郭明義的捐獻方式,有時讓家人很“崩潰”。
人家換衣服都在家里換,他是反著來的。妻子孫秀英說,有時老郭早上一雙新鞋一身新衣服上班,晚上一雙舊鞋一身舊衣服回來——他在路上看到哪個可憐穿著破爛的,心一軟就跟人家換衣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