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風波”始末

表面上阻撓開發洋浦的聲音似乎收斂了,然而方案卻一直沒有批下來,洋浦開發領導小組無法啟動工作,光禿禿的洋浦土地依然沉睡著。

責任編輯:劉小磊

表面上阻撓洋浦開發的聲音似乎收斂了,然而方案卻一直沒有批下來……

1980年代下半期,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海南20年趕上臺灣經濟發展水平的目標,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取得成功后又一重大戰略部署。1987年6月12日鄧小平同外賓談話時第一次公開說,“我們正在搞一個更大的特區,這就是海南經濟特區。”其實,鄧小平對海南開發早已胸有成竹,他說,“海南島和臺灣的面積差不多,那里有許多資源,有富鐵礦,有石油、天然氣,還有橡膠和別的熱帶亞熱帶作物。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出于對海南的特殊地位、南大門國防與和平統一臺灣的戰略考慮,鄧小平指出:“如果用20年的時間把海南島的經濟發展到臺灣的水平,那就是偉大的勝利。”顯然,1987年中央決定委派許士杰等籌辦海南經濟特區,就是為實現這一宏偉戰略目標而跨出的重要第一步。但是,這個戰略目標的部署卻遭到干擾而未果,海南20年趕上臺灣的戰略目標沒實現。

海南建省

海南省正式成立于1988年,已年逾古稀的梁湘當選為海南第一任省長。1986年5月梁湘從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崗位離任不久,受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王震委托,奔赴海南對該島的開發進行調研,經過認真考察,梁湘把在深圳主政五年多的開放改革經驗與海南實際結合起來,并征求粵港深知名人士的意見,寫了一份調查報告送給王震,建議海南建省,采取更加開放改革的方針政策,把海南辦成自由港,調整產業結構。王震同意梁湘的構思,將報告轉送鄧小平和趙紫陽,獲得贊同。1987年中央決定派梁湘赴海南籌備建省工作。

根據鄧小平的指導思想,籌劃實施趕追臺灣的發展戰略部署,梁湘主張:規劃洋浦港建立為重化工基地,以及改造島內農業為現代化農業;采取引進外資承租土地進行開發。1988年6月,海南省政府與熊谷組(香港)有限公司達成協議,確定在洋浦劃出30平方公里土地作為開發區,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