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民的自由理想

他所謂的“自由人的平等政治”,首先是對現代道德理想的重申:所有公民都是自主的個體,他們擁有平等的道德地位,這是現代革命的歷史成就,也是所有進步與正義的政治事業的共同價值基礎。

責任編輯:劉小磊

初識周保松先生是在八年之前。當時聽朋友介紹說,保松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后赴英國留學,在約克大學讀碩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讀博士。他對羅爾斯的政治哲學有精深的研究,還不到30歲就為臺灣版的《正義論》中譯本寫了長篇導讀……這樣一份出色的履歷很容易讓人猜想,他大概屬于那種典型的青年精英:家境優越,名校背景,天生的知識興趣,又聰明過人,想必會在學院象牙塔的階梯上不斷攀升,一帆風順地達到頂端。對于這類精英學人,我一向甚為欽佩,卻并不感到親切。但很久以后我才知道,這種猜想是莫大的誤會。

最近北京三聯書店出版了周保松的《自由人的平等政治》,這是一部政治哲學的研究專著,但其立意與志向超出了“學院派”狹隘的旨趣。如果閱讀此書的跋《行于所當行——我的哲學之路》,以及作者另一篇流傳甚廣的自述文章《活在香港:一個人的移民史》,我們會為一個平民子弟走向哲學探索的心路歷程怦然心動,也會由此洞悉,在他嚴謹冷靜的學理論證背后,蘊藏著執著的道德理想與熱忱的社會關懷,這是作者出自生命體驗的追求,也是針對當下中國現實的思考。

保松出生在廣東農村,小時候曾放過牛打過漁,后來到一個小縣城念書。1985年隨父母移民到香港。但這個新世界卻讓他“無所適從”,甚至感到“格格不入”。最大的困擾還不是移民階層清貧的物質生活,而是他經歷的身份危機與意義迷失。但這種深刻而痛楚的體驗也造就了生命中的契機,開啟了他對人生意義的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