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國到革命:李昌的人生軌跡
由愛國而革命,這幾乎是“一二·九”那一代中共黨人共同的人生軌跡。
責任編輯:劉小磊
2010年9月3日,原中顧委委員李昌在北京醫院病逝,享年96歲。
李昌走的這天,恰逢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在“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中,李昌是當年的學生領袖,曾擔任全國民族解放先鋒隊的總隊長。他因此與“一 二·九”結下不解之緣。有一件事情頗能說明他與“一二·九”的關系。1956年中共召開八大,劉少奇提議應該有“一二·九”的群眾代表進入中央委員會,提 名李昌作為“一二·九”群眾的代表列入候選人。選舉結果,李昌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第一次進入中共中央委員會。由愛國而革命,這幾乎是“一二·九”那一代中共黨人共同的人生軌跡。
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上,李昌與鄧小平、烏蘭夫在一起(前排左起) (李嘉/圖)
從團中央書記到哈工大校長“一二·九”運動之后,李昌從事黨的青年工作,一直到1942年底“轉業”,在地方和軍隊工作了6年時間。1948年11月,中央調李昌回中央參加青年團重建的籌備,再度從事青年工作。
1949年前后,是新舊政權更替的大變動時期。李昌先后擔負北平和上海兩市的青年團領導工作,負責兩市青年團的籌建,顯示出他的領導能力和高層對他的器重。
1953年,中國開始實施“一五”計劃,進入大規模工業化建設,急需大批建設人才。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討論教育事業的發展。李昌以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政務院掃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黨組書記的身份與會。毛澤東要求青年團要出十個大學校長,周恩來當場點將李昌。隨后,李昌被任命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兼黨組書記。李昌出身清華大學,是黨內不可多得的高學歷干部,這大概是周恩來點將的原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