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大賽冠軍的人生啟示
鋼琴家鄧泰山出生窮困卻不隨波逐流,專注藝業而能笑看名利,值得所有音樂家尊敬學習
責任編輯:蔡軍劍
鋼琴家鄧泰山出生窮困卻不隨波逐流,專注藝業而能笑看名利,值得所有音樂家尊敬學習
即使內田光子在1970年維也納貝多芬大賽得到冠軍,論及東方音樂家的成就,日本人仍尊來自越南的鄧泰山(Dang Thai Son)為亞洲鋼琴家在主要國際大賽奪冠的第一人。1980年,這位來自河內、于莫斯科音樂院就讀的鋼琴學生,不但贏得蕭邦大賽冠軍,更奪得當屆包括馬祖卡獎在內的所有特別獎,至今仍是令人贊嘆的記錄。今年年初傅聰在臺灣演奏,記者會上更表示,蕭邦大賽歷屆得主中,就屬鄧泰山最實至名歸,是真正的蕭邦大家。一如傅聰,鄧泰山的曲目也不限于蕭邦,從古典、浪漫到印象派都有杰出詮釋,更能深刻詮釋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史克里亞賓、普羅高菲夫等俄國作曲名家,是藝術表現既精且廣的鋼琴巨擘。
鄧泰山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