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書架】林沛理的書單

這些書不必是經典,卻令你愛不釋手,在它們建構的文字和思想世界中樂而忘返。以下就是我的幾本“荒島讀物”。

責任編輯:劉小磊

英文中有所謂“desert-island reading”——即使流落到荒島,只要有這幾本書隨身,那再枯燥無味的生活都受得了。這些書不必是經典,卻令你愛不釋手,在它們建構的文字和思想世界中樂而忘返。以下是我的幾本“荒島讀物”。

林沛理,香港《瞄》雜志編輯總監,著有《影像的邏輯與思維》、《香港,你還剩下多少:香港例外主義之死》等

《紅樓夢》與《重讀石頭記》

兩百多年來,在《紅樓夢》面前自慚形穢,“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才子才女、學者專家,從來車載斗量?!都t樓夢》不僅是中國人的藝術寶典,更是中國人的 歷史、科學和宗教。紅學的發展從索隱派開始,宮廷秘史的影射、政治人物的附會、滿漢民族的斗爭,一直都是歷史的考據;直至1921胡適的《〈紅樓夢〉考 證》以新觀念和新方法反思舊學,才將紅學由猜謎的索隱之路,帶上實證的羊腸小徑。還有一些學者將《紅樓夢》當《圣經》來讀,將某種關于《紅樓夢》的觀點、 詮釋和考證當成正統信仰。

然而這批拿著放大鏡來讀《紅樓夢》的紅學專家,將自己當成史學家、科學家和布道家,其實都是在幫倒忙。用意大利文學批評家和小說家艾柯 (Umberto Eco)的分類來解釋,這種謹小慎微、誠惶誠恐的閱讀方式,是將《紅樓夢》由要一奉十、注釋空間海闊天空的“開放式文本”,變成著重專門知識、抗拒創造性 閱讀的“封閉式文本”。

真正開拓《紅樓夢》對其本身虛構性的反省,是余國藩的《重讀石頭記:〈紅樓夢〉的情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wangqian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