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記憶之城——北島訪談

一座古城毀了就是毀了,是不可能重建的?,F在的北京和別的亞洲大城市還有什么區別,不過是現代化博物館中的一個新標本而已。

責任編輯:馬莉

一座古城毀了就是毀了,是不可能重建的?,F在的北京和別的亞洲大城市還有什么區別,不過是現代化博物館中的一個新標本而已。

不僅我這樣的異鄉人在自己故鄉迷失了,所有不聾不傻的中國人全都在自己故鄉迷失了。

□北島(詩人、作家)

□林思浩(出版人,任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林思浩:在新書《城門開》的開篇中,你引了一首童謠——城門城門幾丈高,城門城門開不開……你的北京記憶是從哪里開始的?

北島:讓我們先看看這首童謠:“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系氖裁存i?/金剛大鐵鎖?。情T城門開不開?/不開不開?。蟮犊??也不開?。蟾??也不開?。?,看我一手打得城門開/嘩!開了鎖,開了門/大搖大擺進了城。”開篇我只引用了童謠的前一半。在我看來,開不開,從外開還是從里開,完全是兩碼事。序言以“我的北京”為題,也就是說記憶才是這城市的主人,而記憶恰好是從內部打開城門的。

林思浩:你的文章是回憶,其中有沒有用文字“修復”一座“被毀掉”城市的心意?

北島:與其說是用文字“修復”,不如說是“哀悼”。我希望讀者不要誤解,以為我在美化我童年青少年時代的北京,其實那是一個緩慢的毀滅過程,只不過遠沒有到后來這二十年的瘋狂程度?;蛘呖梢哉f,我是即將消失的北京的最后見證人之一。我猜想,一個199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概認為北京就是現在這樣,天經地義,一個古城只是謠傳而已。其實根本不止是北京如此。前幾年也去過我的祖籍湖州和紹興,以及上海、蘇州,我相信這種毀滅是全國性的。特別是紹興,那是我頭一次回老家,失望之極。哪兒還有魯迅筆下的那種韻味兒?就連魯迅故居都像是仿造的。我認為,不僅我這樣的異鄉人在自己故鄉迷失了,所有不聾不傻的中國人全都在自己故鄉迷失了。

林思浩:中國文化史上也有一些用回憶來復原文化名城的例子,一代文物的傾毀反而成就了文學的不朽,文學又反過來令文物增添了傳奇的吸引力。你怎樣看待這種政治與文學的關系?

北島:我既沒有文學不朽的野心,也沒有考古熱情,何況北京作為城市算不上什么文物,人們至今還住在其中。我只是希望我們從緊迫的節奏中停下來,哪怕片刻也好,反觀我們的生活,看看在所謂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到底失去了什么。寫此書的另一個目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