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只鳥都會唱出這樣好聽的歌

我讀遍毛姆的作品,“我”字擺進去的都好看;沒有“我”字的長篇短篇都遜色。

責任編輯:馬莉

我深信不論中文不論英文,文詞清淡可讀最是關鍵。然后是說故事的本領。年輕的時候我效顰,很高眉,認定文章須學、須識、須情。歲數大了漸漸看出“故事”才是文章的命脈。有了學問有了見識有了真情,沒有說故事的本領文章活不下去。閱世一深,處處是“事”,順手一拈,盡得風流,那是境界!我讀遍毛姆的作品,“我”字擺進去的都好看;沒有“我”字的長篇短篇都遜色。

丁尼生﹙1809-1892﹚,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代表詩人。

丁尼生1869年12月22日寫給詩人作家貝湼特的信,內容大致是,謝謝貝湼特的樂譜和詩評,說不是每一只鳥都會唱出這樣好聽的歌。

上星期英國朋友替我找到丁尼生三本詩集,1827、1830和1833的初版,著名書籍裝幀家利維耶舊皮裝幀,深綠燙金色花紋,三本合裝在黑皮金字書盒中。每本詩集里都珍存一封丁尼生真跡手札,第一本里的那封寫給厄特里教士,說星期天晚上起程去多佛爾,星期一上午十點四十五分過多佛爾海峽,暫時避開不去巴黎,怕遇上騷亂,轉往布魯塞爾。其中有一封是1869年6月12日寫的,巴黎正在舉行大選,群眾上街游行爭取共和政體。我聽說厄特里一生愛山,到處游山看山,跟丁尼生結伴去過瑞士玩了一個月,山上路人看到詩人跪在地上,俯身觀賞野花叢中一只蜻蜓,高聲大叫說他隔著蜻蜓的雙翼看得到花的顏色,一朵阿爾卑斯山玫瑰。

夾在第二本里的那封信寫給替丁尼生出書的出版社,短短一句話,吩咐出版社讓厄特里教士隨便挑走詩人的書,要多少給多少。簽名底下日期是1869年12月2日。第三本里珍存的是同年12月22日的信,寫給詩人作家貝湼特,也很短,謝謝貝湼特的樂譜和詩評,說不是每一只鳥都會唱出這樣好聽的歌。這三封手札里,寫給厄特里的那封連信封都保存了,貼著一個便士郵票,教士地址在 Streatham Common,我旅居英倫那幾年住過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