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中國是地區大國,更應作出示范?!敝袊蠋?,柬埔寨學生
柬埔寨也和當年的中國一樣,由于在環評工作上沒有嚴格要求,政府很難控制環境破壞行為,政府迄今未曾對一家企業做出過懲罰性措施
責任編輯:責任編輯 朱紅軍 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柬埔寨也和當年的中國一樣,由于在環評工作上沒有嚴格要求,政府很難控制環境破壞行為,而即使有了環評,政府迄今也未曾對一家企業做出過懲罰性措施。
一個接一個,學生們舉著手提問。問題有時因過于簡單引發哄堂大笑,有時則令老師們頗為尷尬,“中國這么好的環保法律,能不能管管你們在我們這的企業?”
這是9月13日,柬埔寨國家環保部大樓里的一場特殊的課堂,臺下滿是柬埔寨環保部官員們,臺上則是來自中國環保部環評中心的技術官員們。
學生們顯得足夠虛心,柬埔寨環保部國務秘書Prach Sun說,“主要是為了學習中國落實環評的方法和經驗”,特別是分享中國在“礦產勘探、天然氣開采、水電站開發、火力發電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環評經驗。”
培訓課上,虛心的柬埔寨學生們
“柬埔寨太需要中國”
柬方希望中方下到地方,到現場手把手告訴他們怎么做評估。但中方覺得太復雜,不現實。
“柬埔寨太需要中國的幫助了。”柬埔寨環保部環評局局長Push Sorithy直言,柬埔寨自1999年就頒布實施了環評法令,但由于條件所限,直到2004年才有部分建設項目開展環評工作。
與中國相比,柬埔寨環評人員和法律法規尚處起步階段,國家環保部每年審查的項目總數極少,更遑論各省環保部門。
柬埔寨國家環評法令也規定,項目在獲得審批和動工之前,必須完成環境影響評估工作,并向環保部送交環評報告書。但從2004至2009年的5年間柬埔寨約有1600個建設項目獲得政府審批并動工建設,但合乎上述環評規范的建設項目只有84個。而2009年一年,柬埔寨國家環保部所做的環評不過8個,省一級的環評則更少。
這并不奇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過程,中國環保部環評中心主任助理劉偉生說,“2003年,中國的環評報告書一般也只有一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