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汽車駛入“上市時代”

一邊是強勢占有話語權的外資伙伴,一邊是攻勢凌厲的本土草根同行,國資汽車集團紛紛熱望上市融資來做自主品牌,但這條路布滿荊棘。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一邊是強勢占有話語權的外資伙伴,一邊是攻勢凌厲的本土草根同行,國資汽車集團紛紛熱望上市融資來做自主品牌,但這條路布滿荊棘。

 

上市,正在成為汽車業新的主題詞。

8月30日,廣汽集團歷時8年的上市之旅終于結果:集團以換股收購形式借殼香港駿威汽車整體上市,上市首日市值達565億港元,成為繼上汽、東風之后又一家整體上市的大型國有汽車集團。

而在仍處于“上市沖刺”階段的一汽和北汽,則先后宣布成立了新控股公司,顯示出IPO上市模式已進入關鍵階段。

這些上市的主角,常常是國資車企。他們在過去享受了中國封閉市場上的巨大利潤,也遭受了市場并未換來技術的種種痛苦,而今希望通過在資本市場的融資,來進行新的戰斗。

隨著一家家汽車公司上市塵埃落定,中國汽車市場的版圖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挾上市之威的廣汽集團在2009年出資10億元收購長豐汽車后,再傳出將向福建民營車企吉奧汽車首期注資25億元的消息,預計未來5年吉奧的銷量將翻番。

與此同時,2007年收購了南京汽車的上汽集團,則宣布融資百億投入自主品牌開發。

財大氣粗的一汽集團更在9月初透露了投資高達1500億元,未來五年內達到500萬臺整車銷量、20%市場占有率的“十二五”規劃。

國資車企轉身撿“雞肋”

因合資而賺得盆滿缽滿的國資車企們突然發現,日子不再那么好過了

國資車商的突然“奮起”,與他們所面臨的深重危機有關。

從1998年汽車消費信貸業務出現到2005年前后,中國車市多年連續井噴,封閉多年的汽車業從過去的區域性經營開始了全國性的產業布局。

但這一階段的市場主角,毫無疑問是國企的合作伙伴——外資汽車。他們在與國資的合作中,從容完成了全國產業布局,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包括營銷模式、技術標準和零部件供應在內的產業體系。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國資車商卻遭遇著最深重的失落。

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