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記憶·鋼鐵軍人

二戰中的中緬印戰區,幾十年來從未被正式紀念過。政治風云的變幻和意識形態的錯位,使得這個反法西斯戰爭中最輝煌的戰場之一成為被歷史遺忘的角落。

責任編輯:李楠 梁偉馳

編者按:他們是浴血疆場的英勇將士,他們是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但是他們,一直被塵封在歷史幽暗的深處。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忠魂不滅,浩氣長存。

二戰中的中緬印戰區,幾十年來從未被正式紀念過。政治風云的變幻和意識形態的錯位,使得這個反法西斯戰爭中最輝煌的戰場之一成為被歷史遺忘的角落。隨著2萬余張珍貴照片重見天日,這支抗日遠征軍終于走出重重遮蔽,一個國家的記憶也終于漸漸完整。

1943年3月,一名全身嚴密偽裝的中國步兵,他的眼睛閃耀著堅定的光芒。 (美國通信兵第164攝影連/圖)

1944年3月,美國第一空中特種兵團轟炸機正在轟炸日軍在緬甸的物資倉庫。 (美國通信兵第164攝影連/圖)

1944年10月14日,一位中國老者在滿目瘡痍的騰沖街頭停下來,向一名美軍軍士借火。美國軍人協力中國人將日本人驅趕出了這座古城。 (美國通信兵第164攝影連/圖)

1944年10月4日,云南騰沖,中國士兵在步槍手的掩護下將火焰射向日軍碉堡,引發爆炸,堡內所有日軍斃命。 (美國通信兵第164攝影連/圖)

受了重傷的中國士兵。 (美國通信兵第164攝影連/圖)


23000張照片,60年來沒人動過

一個由攝影師、地質家、建筑師、警察、兒童教育工作者和鋼琴教師等7個人構成的“雜牌軍”由此踏上“尋人之旅”。

中緬印戰區

中緬印戰區建立的直接原因即為保住通往抗戰中國的戰略補給通道。

這一戰場以1942年初的中英軍隊失敗撤出緬甸開始,以1944年底中、美、英軍隊將日軍徹底擊敗于這一戰區而結束。

中緬印戰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國最多的戰場,計有中、美、英、印、緬、日六國軍隊直接參戰,還有英聯邦其他少量成員國軍人非成建制參戰。

這一戰場是中國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惟一取得戰略勝利的戰場。中國軍隊的出色表現得到盟國與敵國的共同肯定。

怒江戰役是中華民族自1840年以來一百年間由中國軍隊主動發起并取得勝利的第一次對外國入侵者的戰略反攻。美國陸軍與空軍全程參與了這一戰役。那個戰場上美國軍隊對中國遠征軍的直接軍事援助遠遠超過此前的評估,達到大規模的戰略級別。

中國遠征軍與美國陸軍、空軍合作成功攻克的高黎貢山北齋公房是整個二戰中海拔最高的戰場。

日本軍隊在中緬印戰場共陣亡180,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