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悖論
從精神偶像下滑為商業招牌和時尚符號的格瓦拉對蕓蕓眾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美國中情局的前特工披露了格瓦拉被處死時的情形,使一直高燒不退的“格瓦拉熱”再次升溫。四十年前,他以近乎耶穌殉難式的死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傳奇,從而掩蓋了他那病態般的革命激情和理想背后潛在的巨大的社會風險和犧牲,也避免了榮登恐怖分子之列的厄運。作家克里斯托弗·希金斯這樣總結,“切的偶像地位因他的失敗得到了保證。他的故事充滿失敗和孤獨,這是它如此誘人的原因。如果他還活著,他的神話早就煙消云散了?!?BR> 格瓦拉的故事,總是既煽情又充滿矛盾。1928年他出生于一個富足的中產家庭,卻在解放貧民的事業中求索了半生。有位歐洲人寫信問他他們是否同宗,他回信說:估計不是,不過,如果你聽到世界上發生任何不正義的事都會氣得發抖,那我想就是吧。
他一生為哮喘病所累,卻成為赫赫有名的叢林游擊大師;他天生具有詩人的浪漫氣質,卻以一本《游擊戰》流傳后世;他是一個阿根廷人,卻參加了解放古巴的革命,最終成為這個國家高層領導人之一;他一個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卻領導了古巴的經濟建設,當上了國家銀行行長、首任工業部長。毫無金融從業經驗的他力主廢除貨幣,建立不用錢的文明;他在事業和聲望處于巔峰之時,卻突然出走,去剛果領導游擊戰爭,失敗后又鉆到玻利維亞的叢林里,直到犧牲;他喜歡抽雪茄、打高爾夫、戴勞力士表,卻又強烈抵制物質刺激。
他宣稱“沒有悲天憫人的大度,社會主義便無法存續”,卻又充當著殘忍的殺人機器。在給父親的信中他寫道,“我發現我真的喜歡殺戮?!彼睦溲谇嗄陼r代就顯現出來?!赌ν熊嚾沼洝分?,在描述了他在拉美旅行所見到的剝削與貧窮之后,他寫道,“我感到我的鼻孔張大了,嗅到了彈藥和敵人倒地的鮮血的辛辣味道?!北橛[他的政治著述,不難發現一種清教徒式的狂熱和不加掩飾的仇恨,他反復寫道,“一個革命者必須成為被純粹的仇恨所驅動的殺戮機器?!彼坏@樣要求自己,還用同樣標準來約束其下屬和士兵。
格瓦拉悖論不僅透露著他曲高和寡的困境,還自始至終貫穿著理想與人道的二律背反。
在格瓦拉的革命生涯中,理想與人道總是處于非敵非友的混沌狀態,一方面其革命事業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是讓貧苦人過上平等富足的幸福生活,這符合人道主義的規范。另一方面,他要求自己及其革命同仁以自我犧牲或犧牲他人的理想主義方式來實現人道主義。人道主義與理想主義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是以肯定人類最基本最直接的需求為出發點,后者是以崇高的犧牲精神為標志的,要求理想主義者遏制自己個人和現實的需求以換取他人和長遠的需求。盡管理想主義的終極關懷與人道主義有共同之處,卻并非以人道主義的標準來設計征程,恰恰要求放棄對自身或者他人人道的尊重。
他宣稱自己對人民有無限的熱愛,但對個人、尤其是反對自己信念的個人毫不留情。德伯里說,“切愛人類,但厭惡人?!痹谶@種背景中,格瓦拉下甘蔗田、不戴手套為麻風病人就診的義舉變得黯然失色,畢竟他想抽雪茄就抽雪茄,而被他強迫納入革命體系中來的貧民連溫飽都不能滿足。而他激情十足的革命探索會給無辜的貧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他把一度是拉美四個最成功經濟體之一的古巴經濟搞得一塌糊涂就是例證。
作為首位把革命浪漫化了的職業革命家,格瓦拉成為無數青年心目中的英雄。他擁有帥氣堅毅的臉龐、桀驁不馴的長發以及無數的艷遇,在為了實現革命理想而淪為冷血殺手時仍保持著對流行音樂、詩歌的熱愛,把小資的浪漫與革命的流血恰如其分地糅合起來,把革命的殘酷本質詩意化了。這個終生充滿悖論的人,在死后四十年間,不斷地被世人錯誤地解讀著:從英雄上升到精神偶像,又蛻變為了時尚符號。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從精神偶像下滑為商業招牌和時尚符號的格瓦拉對蕓蕓眾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印在衣衫、飲料瓶、打火機以及明星肚皮上的被抽去革命內涵的格瓦拉要比為實現某一崇高理想而瘋狂殺戮要理性得多。
美國中情局的前特工披露了格瓦拉被處死時的情形,使一直高燒不退的“格瓦拉熱”再次升溫。四十年前,他以近乎耶穌殉難式的死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傳奇,從而掩蓋了他那病態般的革命激情和理想背后潛在的巨大的社會風險和犧牲,也避免了榮登恐怖分子之列的厄運。作家克里斯托弗·希金斯這樣總結,“切的偶像地位因他的失敗得到了保證。他的故事充滿失敗和孤獨,這是它如此誘人的原因。如果他還活著,他的神話早就煙消云散了?!?BR> 格瓦拉的故事,總是既煽情又充滿矛盾。1928年他出生于一個富足的中產家庭,卻在解放貧民的事業中求索了半生。有位歐洲人寫信問他他們是否同宗,他回信說:估計不是,不過,如果你聽到世界上發生任何不正義的事都會氣得發抖,那我想就是吧。
他一生為哮喘病所累,卻成為赫赫有名的叢林游擊大師;他天生具有詩人的浪漫氣質,卻以一本《游擊戰》流傳后世;他是一個阿根廷人,卻參加了解放古巴的革命,最終成為這個國家高層領導人之一;他一個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卻領導了古巴的經濟建設,當上了國家銀行行長、首任工業部長。毫無金融從業經驗的他力主廢除貨幣,建立不用錢的文明;他在事業和聲望處于巔峰之時,卻突然出走,去剛果領導游擊戰爭,失敗后又鉆到玻利維亞的叢林里,直到犧牲;他喜歡抽雪茄、打高爾夫、戴勞力士表,卻又強烈抵制物質刺激。
他宣稱“沒有悲天憫人的大度,社會主義便無法存續”,卻又充當著殘忍的殺人機器。在給父親的信中他寫道,“我發現我真的喜歡殺戮?!彼睦溲谇嗄陼r代就顯現出來?!赌ν熊嚾沼洝分?,在描述了他在拉美旅行所見到的剝削與貧窮之后,他寫道,“我感到我的鼻孔張大了,嗅到了彈藥和敵人倒地的鮮血的辛辣味道?!北橛[他的政治著述,不難發現一種清教徒式的狂熱和不加掩飾的仇恨,他反復寫道,“一個革命者必須成為被純粹的仇恨所驅動的殺戮機器?!彼坏@樣要求自己,還用同樣標準來約束其下屬和士兵。
格瓦拉悖論不僅透露著他曲高和寡的困境,還自始至終貫穿著理想與人道的二律背反。
在格瓦拉的革命生涯中,理想與人道總是處于非敵非友的混沌狀態,一方面其革命事業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是讓貧苦人過上平等富足的幸福生活,這符合人道主義的規范。另一方面,他要求自己及其革命同仁以自我犧牲或犧牲他人的理想主義方式來實現人道主義。人道主義與理想主義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是以肯定人類最基本最直接的需求為出發點,后者是以崇高的犧牲精神為標志的,要求理想主義者遏制自己個人和現實的需求以換取他人和長遠的需求。盡管理想主義的終極關懷與人道主義有共同之處,卻并非以人道主義的標準來設計征程,恰恰要求放棄對自身或者他人人道的尊重。
他宣稱自己對人民有無限的熱愛,但對個人、尤其是反對自己信念的個人毫不留情。德伯里說,“切愛人類,但厭惡人?!痹谶@種背景中,格瓦拉下甘蔗田、不戴手套為麻風病人就診的義舉變得黯然失色,畢竟他想抽雪茄就抽雪茄,而被他強迫納入革命體系中來的貧民連溫飽都不能滿足。而他激情十足的革命探索會給無辜的貧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他把一度是拉美四個最成功經濟體之一的古巴經濟搞得一塌糊涂就是例證。
作為首位把革命浪漫化了的職業革命家,格瓦拉成為無數青年心目中的英雄。他擁有帥氣堅毅的臉龐、桀驁不馴的長發以及無數的艷遇,在為了實現革命理想而淪為冷血殺手時仍保持著對流行音樂、詩歌的熱愛,把小資的浪漫與革命的流血恰如其分地糅合起來,把革命的殘酷本質詩意化了。這個終生充滿悖論的人,在死后四十年間,不斷地被世人錯誤地解讀著:從英雄上升到精神偶像,又蛻變為了時尚符號。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從精神偶像下滑為商業招牌和時尚符號的格瓦拉對蕓蕓眾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印在衣衫、飲料瓶、打火機以及明星肚皮上的被抽去革命內涵的格瓦拉要比為實現某一崇高理想而瘋狂殺戮要理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