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2010】我的國家不是叫我生氣,就是讓我傷心——作家巴爾加斯·略薩的政治生涯

1980年代,投身政治,并競選秘魯總統。政客用極其骯臟的手段和陰謀詭計對他造成了極大影響,后來他說:“這個世界是由魔鬼統治的,誰介入政治,誰就和魔鬼簽了契約?!?

責任編輯:袁蕾 平客

■他曾支持卡斯特羅和切·格瓦拉的革命模式,1960年起,曾多次到古巴“朝圣”及了解情況。后轉向自由主義。

■他在1963年創作的《城市與狗》引起秘魯軍方的不滿,曾經被禁,并被公開焚燒。

■1980年代,他開始組織政黨,并參加秘魯總統競選,競選期間,政客用極其骯臟的手段和陰謀詭計對他造成了極大影響,后來他說:“這個世界是由魔鬼統治的,誰介入政治,誰就和魔鬼簽了契約。”

■競選失敗后,他正式宣布退出政壇,選擇與妻子到倫敦居住,后加入西班牙籍,專心投入文學創作。

1980年代末期,巴爾加斯·略薩投身政治,并競選秘魯總統。他提出了政治綱領,旨在穩定國家的金融財政,結束通貨膨脹,讓秘魯經濟面向世界。 (東方IC/圖)

10月7日,瑞典科學院宣布巴爾加斯·略薩獲得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

有人問這位身在紐約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秘魯馬上就要舉行總統大選了,你會不會再次回國參選?”“絕對不會,我有很多寫作計劃要完成。”巴爾加斯·略薩回答說。

獲獎消息公布后,略薩的生活并沒有改變。目前正在普林斯頓大學講學的他,還是照常授課、散步、上街,和朋友吃飯,一切如常。

略薩今年74歲,近年來穿梭于美國、法國、西班牙、英國,在各個大學擔任客座教授。2004年,他還自費去過以色列、伊拉克,采訪巴以沖突和美伊戰爭。

略薩筆耕不輟,近年先后完成三部長篇小說:《天堂在另外那個街角》、《公羊的節日》、《壞女孩的惡作劇》。

略薩遠離自己的祖國秘魯已經二十余年,然而在精神上從來沒有擺脫過祖國。“它不是叫我生氣,就是讓我傷心;往往是既生氣又傷心。”略薩在他的自傳《水中魚》說。

想要握薩特的手,結果握到了加繆

“我要去見見薩特,我要握握薩特的手。”略薩一生深受法國思想家薩特的影響,在秘魯他曾被稱為“小薩特”。

1957年9月,青年略薩參加法國一家雜志組織的短篇小說比賽,獲得去巴黎旅行的機會。略薩把法國看成是一個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